![]()
|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之我见
作 者:张亚颍
(阜阳市七里河小学,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借助课堂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业是学生课下巩固知识最常见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方式,保证每位学生通过完成作业都能有所收获,这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搜集;探究;实践;空间;数学
前言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他们很难在教师讲解一节课程之后,自己在课下进行作业的巩固练习,帮助自己扎实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作业的设计,合理的布置作业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欲望,他们会投入自己的热情进行思考。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布置作业,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应付的心态,他们认为只要完成即可,不管对错都可以。高效的作业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乐于进行思考和交流,进行精心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一、设计搜集作业,鼓励认识数学
数学知识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课堂学习中。教师为学生设计搜集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动脑结合起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入认识。
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图形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入生活中搜集不同类型的立体几何图形,球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样学生会走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进行资料的搜集,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客观的为学生布置数学作业,学生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也可以激发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二、设计探究作业,深入掌握概念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知识,作业的形式都是进行练习题的完成,相对而言比较枯燥。但是这样的作业布置效率非常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受到约束。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之下,教师在对学生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应该强调学生的思辨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设计一些探究性比较强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解题方式的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就是为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进行费用节约应用题的探索,学校组织班级中的同学去郊游,决定租大巴车去,大车可容纳30人,小车可容纳15人,大车的费用是300元,小车的费用是230元,如果全校有158人,怎样租车最划算?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这就需要考虑租车的成本,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三、设计实践作业,提高空间观念
实践型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动手作业,让学生通过课下自己的动手,进一步理解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空间学习观念,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几何图形对于部分小学生而言,单靠自己的空间想象,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此时学生回到家庭中进行亲自动手,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小方格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平且画出平移的轨迹,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养成空间思维的观念。同时,折纸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模块,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立体几何图形的制作,更轻松的把握其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印象。
四、拓展解题思路,合理控制题量
小学生每天回到家之后都需要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过大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小学作业的学习中,作业布置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完成大量的练习,而是要在课后作业的引导之下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将学习的知识点转化成自己的能力。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的为学生控制习题的数量,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高效率的完成数学作业的练习。
例如: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和生活相关的作业,学校要准备对旗台重新粉刷,每刷1平方米需要15元材料费,在知道长宽高的前提之下,一共需要多少材料费,这就需要学生对旗杆的表面积进行计算,很多学生会忽略旗台的表面积是不包含下底面的,如果学生忽视这一点就会出现错误,这就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学问题的计算,而不是严格按照教师讲解的公式一成不变的进行运算。当学生有了变通思维之后,他们就会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结语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作业教学的关键点,明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生制宜,采用高效率的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学习潜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当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进行自我反思,真正的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亚密.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方法探究[J]. 考试周刊,2023(16):71-75.
[2]吴正喜.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与创新[J]. 新课程研究,2023(5):84-86.
[3]林颖.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分析[J]. 新课程研究,2023(13):94-96.
[4]曾双凤. 核心素养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J]. 教育艺术,2023(4):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