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人文关怀下的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人文关怀下的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作 者:彭 悦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武清区 301700)

 摘   要:本文以"人文关怀下的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题,探讨了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增强艺术生的个体差异的了解和尊重、引导审美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资源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培训等途径,为艺术生提供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艺术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理解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特点。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无法满足艺术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一种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促进艺术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一、人文关怀的含义
人文关怀的内涵丰富而多样。首先,它强调对个体的尊重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经历和情感,人文关怀要求我们尊重和接纳这些个体差异,不以偏见和歧视对待他人。它鼓励我们通过倾听、沟通和理解来建立互信和共融的关系,培养彼此间的尊重和包容。其次,人文关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系建立。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温暖和亲密,倡导建立基于互助、支持和关爱的人际连接。人文关怀鼓励我们表达真挚的情感,对他人给予温暖的关怀和支持,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人际环境。最后,人文关怀也涉及到对社会和组织的关注。它强调建立和谐、关爱的社会环境和组织文化,促进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倡导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团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并通过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来回馈社会。
二、人文关怀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一)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艺术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创作追求,使得他们更容易与艺术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产生共鸣。教育者可以选取与艺术相关的经典案例,通过讲述和解析这些案例,引发艺术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可以结合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激发艺术生的学习热情。艺术类大学生具有独特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他们对于艺术的实践更感兴趣。教育者可以将思政理论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设计相关的实践任务和项目,鼓励艺术生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强艺术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手段。艺术生对于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比较敏感,教育者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思政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教育者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鼓励艺术生积极参与,开展思想交流和辩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构建长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为了构建长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以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该中心可以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组成,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艺术生可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倾诉内心的烦恼和困扰,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此外,中心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工作坊等形式的活动,向艺术生传授心理调适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的压力。其次,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等系列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艺术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活动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座谈会、心理测试等,旨在增强艺术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和资源。第三,建立心理疏导师制度。心理疏导师可以由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或辅导员担任,负责为艺术生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他们可以与艺术生建立信任和沟通的关系,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并指导他们发展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心理疏导师还可以开展小组活动,提供艺术生之间的互助和支持,促进情感交流和心理成长。最后,高校还可以建立艺术类学生艺术心理健康档案,对艺术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档案可以包括个人心理评估、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健康教育参与情况等,为艺术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三)构建责权分明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机制
首先,高校应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和职责范围,确保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辅导员在艺术生的思想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被视为艺术生的知心朋友和成长导师。高校需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关注艺术生的成长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思想指导和支持、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等。辅导员应与艺术生建立起互信的关系,积极倾听和关注艺术生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高校应保障辅导员的权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资源和支持,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确保辅导员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所需的时间、场所和设备等。同时,高校还应关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和成长,为他们提供培训、学术交流和晋升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其次,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高校可以组织定期的辅导员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系统化的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咨询技巧、沟通与引导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提升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同时,高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指导机构或专家团队,为辅导员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挑战。
最后,高校还应建立有效的辅导员与教师、家长、社会资源的协同机制。辅导员可以与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进行紧密合作,共同为艺术生提供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与辅导员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协作开展教育活动;家长可以与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艺术生的思想成长情况;社会资源可以为辅导员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共同为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四)建立艺术生社会实践平台
为了建立艺术生社会实践平台,高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为艺术生提供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首先,高校可以与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公益项目等建立合作关系,以建立艺术生社会实践平台为目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可以使艺术生直接参与到社会项目中,为社会发展与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文化机构的合作可以提供艺术生接触和了解社会问题的机会,例如参观社会问题题材的艺术展览或观看相关题材的电影纪录片,从而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关注弱势群体,并将这些触动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其次,高校可以建立艺术生社会实践指导机制,为艺术生提供指导和支持。这可以包括设置专门的社会实践指导员或导师,负责指导艺术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规划实践路径,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导师可以根据艺术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社会实践项目,并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专业指导和反馈,帮助艺术生将实践经验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第三,高校还可以设立社会实践奖学金或奖助金,鼓励艺术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设立奖学金或奖助金的方式,可以激励艺术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奖学金或奖助金的设置可以根据实践项目的类型、质量和影响力等因素进行评定,以激发艺术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高校可以定期组织社会实践交流与分享活动,让艺术生有机会与参与过社会实践的同学或校友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实践中的感悟与收获。这种交流与分享活动可以促进艺术生的学习互动,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同时也可以建立起一个艺术生社会实践的交流平台,为艺术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资源和机会。
结束语
通过共同努力,高校能够为艺术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引导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思考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让我们共同关注和关爱艺术生的成长,以人文关怀为指引,为高校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更加美好和有意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程西永,郑凤霞.新时期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公关世界,2022(04):98-99.
[2]郝淼. 增强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3]赵宁.人文关怀融入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179-181.
[4]刘婧.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47-48.
 
作者简介
姓名:彭悦,出生年月:1991年1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秦皇岛,职称:助理政工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工作单位:天津天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