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可以说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学生实践的最好途径,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手段有其特殊
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无法取代的作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好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化学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和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实验方法和具备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作风。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渐学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的科学方法。鉴于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浅谈一些上化学实验课的心得。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目前,好多教师存在少做或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一遇到实物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动手。其次实验教学模式僵化,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大多数教师的实验教学方法是先上理论课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因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的形成。随着新课改标准的实施,教育观念、学习方法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学化学实验室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传统的中学教育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把实验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辅助教学手段,这必然会出现注重书本知识、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而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则是把实验教学作为整个科学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启发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其次,要转变观念。在教学的实践中,实验普遍不被重视,认为可有可无的。所以,要想促进实验教学发展,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只有学校领导树立全新的观念,才能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到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教学给予保证;只有让学生以及家长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从追求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才能给广大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才干的空间,使他们能自由的投身于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第三、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以指导自己的实验教学。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利用无论是实验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在提高学生成绩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无疑是一种简洁有效的手段。
第四、要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了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在实验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1)变“观看”为“观察”。教师应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等,精心设计启发性的引导问题,变简单的实验“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变“验证”为“探索”。教师应选择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挥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确定其最佳方案。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变封闭的实验管理为开放式管理。除课堂教学外,教师应通过开放实验室的方式让学生到实验室去自己动手做实验。其好处是: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4)多给一些探究性实验给学生做,这些探究性实验一定要贴近生活,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利用厨房里的用品来区分白酒和白醋;你能证明纸张的组成元素吗等。
除此之外,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做好小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布置学生洗涤仪器和整理实验用品,做好整洁工作。小结时既可补足重点指导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此外,对实验效果方面;哪些实验做得好,哪些实验做得不好;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哪些操作有错误,哪些试剂用得不适当等等。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是最有魅力、最具活力的学习对象只有让学生亲身去做,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才有可能给他们带来学习化学的情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志趣,并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