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作 者:霍建秀
(青海省德令哈市第一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99)
大
中
小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古诗词内容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和语文,同时形成更加积极的观念和态度,提高个人道德情操水平,有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文化;课堂;活动
前言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是教育改革对语文学科提出的全新要求。五千年的积淀过程中,古诗词作为精神财富的重要代表,流传至今,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发挥古诗词资源的文化传承意识,利用古诗词教学培养当代初中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思考与理解文化的多元性,有利于其在课堂活动中高效掌握古诗词内涵。
一、更新观念,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育改革过程中促进全新课堂落地的重要前提。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古诗词内语言意义的理解,还要促进学生理解、发现古诗词语言中暗含的文化要素。创新教育理念,需要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加强自主学习,多多学习新的教育精神,了解新的教育动向,以自主提升为主要途径提升个人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要主动创设传统文化渗透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个人学习意识和行为有潜在影响,教师要通过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重视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成为学生头脑中的关键名词。鼓励学生利用好学校的阅览室,阅读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要联合班主任,引导学生们打造传统文化主题的板报,使学生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并在板报的陪伴下,与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
其次,教师要建立传统文化的渗透意识。教师的有意识渗透,能够让学生明确接收到传统文化信息,逐渐建立文化自信。像在讲解《观沧海》时,诗歌创作于曹操大力剿灭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在归返的途中,曹操触景生情,写下这首描述辽阔雄壮沧海景色的诗歌。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诗歌内字与句的精神力量,深入探究其丰富内涵,了解诗人曹操的博大胸襟,感受曹操建功立业的豪情。启迪当代初中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一想自己的志向是否关系社会与民族,是否具有积极的意义。用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当代初中学生积极反思个人思想,提高思想水平。
二、有效设计,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有效设计教学,周全备课,是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与古诗词教学融为一体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在课前全面阅读语文教材,认真古诗词的字词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古诗词内容,还要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了解教材,教师还要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多向沟通,了解班级内每一位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内容的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重视程度。
比如在讲解《石壕吏》这篇文章时,教师要了解这首相对简短的叙事诗,本着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的教学理念,思想如何将这首十分经典的古诗植入到学生心中,使学生透过古诗了解一个时代片段。在以初中学生为本的课堂中,教师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这首古诗,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像《石壕吏》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化背景、白话文翻译、图文信息等,开发其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透过语文学习,了解战乱之苦与家国之痛的实际表现形式,从诗歌中理解作者鼬獾苍生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只有设计得当,才能让学生透过《石壕吏》的学习,联想到更多现代社会的家国之痛,努力学习,立志在未来的某一个阶段,为国家与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建立家国情怀,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三、灵活方法,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更加自然
很多初中学生认为古诗词学习过于无聊,不愿意接触古诗词学习内容,这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极为不利。当代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变换教学方法,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成为古诗词内容的主动探究者。在丰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古诗词内容的趣味性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也更加自然。教师可以利用课内外内容的结合,让学生发现古诗词的魅力。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传递的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像在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时,通过古诗词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作者虽然个人身处困境,但仍然关心着人民疾苦,仍然为国为民而担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初中学生集体朗读此诗歌的视频,让学生从有感情的朗读中进入情境,联想诗歌所对应的画面,将自己想象成为作者本人,体会作者的担忧与痛心,使学生在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又如在讲解《望江南》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演诗歌剧,让学生扮演诗歌中的妇人,用个人方式表现妇人一天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古代女子的精神世界,思考男女社会地位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将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播相结合,对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讲是一项不小的教学挑战。教师要积极更新个人语文教学观念,加强教学设计,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灵活的方法,促进学生在建立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自主思考,获取其中的文化要素,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获得更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巍.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 中外交流,2020,27(31):229.
[2]王金凤. 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诗词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策略[J]. 学周刊,2021(13):109-110.
[3]张风莉.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 考试周刊,2021(4):45-46.
[4]张风莉.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 学周刊,2021(11):5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