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探讨

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探讨

作 者:黄月新 (广西马山县周鹿镇周水小学 530603)

[摘   要]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领导和管理者,因此,老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在小学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将情感有目的和计划的融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促使管理具有艺术性,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下面本文将详细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管理艺术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 

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学生后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对学生的影响也同样重要。基于小学生的个性以及年龄特征,使得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细致性,充分重视学生的感受,并将有效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技巧引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意义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重要组成成员,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二是对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三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密切关注;四是开展德育工作;五是组织开展集体活动。但是基于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在读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进而使他们在性格上自私、自我,进而导致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很难得到高效的开展。但是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责任,再加上班风的形成也受班主任自身管理的影响,使得目前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多选择任课老师作为班主任,借此来增加对班级学生的了解,促进班级管理的优越性。
但是也正是由于多为任课老师来担当班主任一职,使得班主任既担负了班级管理的重任,同时也担当者授课的重任,这样就使得班主任的工作强度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目前对于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主要的依据,而忽视了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和统一性,使得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现阶段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体现
1.与学生交流沟通的管理艺术  学生在校与班主任的接触几率要明显的高出其他的任课老师,而这正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契机,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信息,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既是师生,也是朋友或者是长辈。这就要求了班主任必须对该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爱好、思想等全面的把握,建立共同的语言通道,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面对学生的错误基于包容,使学生愿意为班主任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例如一名学生一直一个人呆着,很少与学生交流沟通,甚至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也不积极,这一情况被班主任了解之后,就及时的与他进行了交流沟通,最终了解到该学生是由于不自信和自闭造成的,因此,在后期的教学中,老师经常在全班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也让班干部与该学生主动地接触和交流,使该学生逐渐变得乐观活泼。
2.倾听学生心声的管理艺术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除了交流与沟通之外,同时还要善于倾听,可以说倾听既是一种技巧,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作为小学班主任在倾听学生心声的时候,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学生表现出倾听的诚意,让学生感受到重视的感觉;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耐心和细心,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真实感受向老师倾吐,同时对学生的情绪和心情予以理解,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情绪的安抚、支持和鼓励,并以点头或微笑等语言来反馈学生,进而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例如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关系的影响而使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而老师并未对其进行严厉批评,而是让其告知原因,在了解到是受家庭关系的影响之后,老师则对成绩下降表示理解,同时后期也与该学生的父母也进行了沟通,这样使得该学生又做回了以前的自己。
3.实施管理的艺术  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时候,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如学习成绩、言谈举止、思想品德、礼仪礼节以及穿衣打扮等,若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分主次,就会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管理就是让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展现和发挥,逐渐的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
4.观察学生的管理艺术  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动态的了解除了通过交流沟通与倾听来实现之外,还可以借助观察去发现,因此,观察力是作为一名班主任不可或缺的能力。观察的重点一般是学生个体所具备的代表性、典型性品质,并从中对学生的发展趋势加以判断。同时结合了解的学生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情况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5.突发事件处理的管理艺术  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是对班主任的最大考验,而恰当、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前提就是幽默、冷静、公平、果断以及灵活等元素。对待突发事件,老师切记以主观的判断对事件定性,而应该对事情发生的缘由以及过程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做到公正无私、实事求是,使最后的决策让学生信服,同时让学生在事件中认识与思想得到纠正和升华。例如一名平时不听话的学生与班干部发生了打架事件,老师绝对不能即刻判断是前者的过错,而应该向当事人以及其他学生了解事情的原委再做处置,并且站在中间立场对两名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做到不偏不倚,提升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公信力。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故而,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成效,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度,同时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并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消除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中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心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交流沟通、观察与倾听,进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建立和谐的师生管理和管理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维.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2011,( 23) : 156.
[2]封丽霄.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0,( 25) :13- 14.
[3]提亚春.简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 09,15) :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