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性音乐活动的创设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性音乐活动的创设

作 者:张 洁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小学,安徽 宣城 242000)

 摘   要: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低,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发展。欣赏课教学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工具手段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综合能力,通过音乐鉴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发展。研究概述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音乐活动内涵,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性音乐活动创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音乐活动;创设策略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是感受艺术的审美活动,欣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能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视音乐的美育功能,欣赏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可以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新课标明确欣赏教学定位于养成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如何通过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需要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创设有效性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一、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音乐活动的价值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方式体验领悟音乐的审美活动,音乐欣赏过程包括感知体验与理解阶段,音乐创作表演目的是为听众欣赏进行,不同时代民族由于地域文化素养等差异对音乐作品欣赏表现不同的感受[1]。音乐欣赏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把握音乐情感内涵,使学生用恰当的标准评价音乐作品增进音乐文化素养。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形成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创设有效性的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效果。目前大部分一线教师认识到欣赏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欣赏教学难度大备课时间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仅在课堂上播放音乐,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预设形式多样的有效性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各种有效探究式音乐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理解表现音乐。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问题分析 
音乐课标指出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对音乐具有天生的敏感性,但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处于发展阶段,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时期,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尤为重要[2]。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理解偏颇导致走入教学误区,如有的教师过分注重人文化忽略音乐的知识形态,有的教师淡化音乐深刻的文化内涵,制约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欣赏教学有效性较低,阻碍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需要分析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教学策略。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乐欣赏课逐渐受到重视,新课改以新的教育理念多样的教学方法为音乐欣赏带来新的活力,但欣赏课教学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在学生更多关注作品类型内容等,对不喜欢的作品表现情绪低落[3];传统文化部分古典音乐欣赏时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音乐结束后学生自主交流感受不积极,无法正确运用语言表达音乐营造的意境。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音乐作品分享时参与度高,但作品大多以流行歌为主。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不足主要由于教师忽略学生的需求,受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学校对体音美等副科不重视,社会中的流行歌对学生的审美标准产生严重干扰。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作品全面风格多样,但由于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性音乐活动创设策略
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师组织借助音乐材料,让学生对音响产生直接感知产生不同情绪反应产生联想想象的审美教育过程,如何借助科学性教学方法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音乐欣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感知力,教师要以新课标要求为基础勇于探索创新,遵循情趣化,整体化与活动化原则,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习动机,设计儿童游戏点燃学习兴趣,注重乐器演奏助力理解欣赏,组织合作探究强化教学实效,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需要从准备实施与评价环节优化设计,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制定教学目标不科学,缺乏对音乐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地靠导致欣赏课低效,音乐作品中蕴含政治历史等方面综合知识,教师教学准备阶段要精心设计,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知识情况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对音乐欣赏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整体思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兴趣,注重参与有效聆听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有效性音乐活动创设需要预设体验与探究,欣赏课教学中预设是促进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方法与评价活动方面精心预设体现钻研教材水平。如在《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学中预设节奏创编活动,学生为第三主题创编节奏统一,讨论第二条节奏中意见出现分歧,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体验选择正确的节奏,通过有效评价使学生学会创编节奏要点。
音乐欣赏中要注意情感表达,创设情境活动可以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建立音乐世界与作者深入交流对话。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借助相关图片音视频等创设情境活动,引导学生深化对乐曲情感的理解。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时,学生难以理解乐曲情感,教师可以搜集相关抗战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产生联想用喜欢的方式抒发情感,感受旋律的起伏了解二小放牛郎的英勇事迹产生情感功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摒弃灌输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趣味性教学方式,使学生产浓厚的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联系创设活动。日常教学中许多学生不了解音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游戏,准备材料形状不同的杯子让学生敲击聆听声音,使学生初步了解音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声音让学生敲打相应的音高,通过趣味游戏活动使学生深刻音乐音乐特色。
结语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提出感受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活动,目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对课本不喜欢的作品排斥,在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参与度较低。教师要把握新课标要求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创设有效的音乐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律动表演等方面提升欣赏教学有效性,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价值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朴琦. 小学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
[2]周琴. 小学低段音乐欣赏教学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的策略研究[J]. 北方音乐,2020,(15):213-214.
[3]罗怡.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的研究[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6):33-35.
 
作者简介
姓名:张洁;出生年月:1981.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 泾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