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逻辑思维能力引导
作 者:李绪娜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朱巷镇中心幼儿园,安徽 合肥 231111)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成为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获取和思考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利用数学老家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数学;逻辑;情境;发展
前言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大班阶段,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其思维能力正在进行质的转变。利用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帮助幼儿打好数学学习基础,促进幼儿思维向高阶发展的关键教学举动。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个人教学观念的创新性和时代性,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的落实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要认识到数学学习活动对幼儿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引导幼儿认知数字,了解图形,建立概念意识,还要激活其逻辑思维,借助数学学习内容的特性,推进思维水平的整体提升。幼儿园内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有所不同,很多幼儿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培养幼儿计算能力的模式中走出来,真正重视思维能力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在引导小朋友们理解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关注问题的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法多样化,给幼儿发散思维发展的空间。
数数,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利用身边的实物,引导小朋友们从1开始数起。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小朋友可以从1数到10,数到100,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教师拿起三支笔,小朋友们可以说出1-2-3这样的数字,但当教师询问共有几支笔时,幼儿们却难以回答出“3支笔”,这就意味着小朋友们只是在动嘴数数,没有动脑思考数字的意思,逻辑思维能力未得到开发。更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分析数学教学内容,认识到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与复杂性,关注幼儿未来的数学学习需求与当下的思维发展需求。时刻观察幼儿们的数学学习情绪,在适当之时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像在数数学习过程中,在每次数完,都提问“共有几个”,促进幼儿在数完之后,建立数量意识,能够将数字与实际表示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二、利用操作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欲望。小朋友们的动手操作欲望较为强烈,教师要创新数学教学方式,利用幼儿喜爱的视觉冲击较大的资源,激发幼儿的动手欲望。
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图片欣赏活动。在鲜艳且形象的图片引导下,很多幼儿会快速集中注意力,并自然而然地说出“图片上有两只小兔子,我看到了五朵红色的花和一朵黄色的花”这样的表达。通过观察,说出图片中隐藏的数量有关系,不仅有利于幼儿数量识别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幼儿图形判断、归类能力的发展,这都是其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片欣赏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绘画要求,让幼儿们动手去绘画,去创作。在数量关系的要求下,完成与数学学习相关的绘画任务。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操作式学习活动。利用幼儿园内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思维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在操作中习得数字知识,完成数学练习,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针对幼儿年龄段的不同,利用一维、二维的操作活动,锻炼其思维能力,是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重要举措。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内的积木,引导小朋友们搭建与数学学习相关的物品。对于能力较弱的小朋友,教师可以提出“利用一块红色、两块蓝色和一个圆形的积木搭建物品”,对于能力较强的小朋友,教师可以提出“利用三种不同形状的七块积木完成搭建”。开展具有层次性的操作活动,是提高教学实际效能的途径。除了独立的操作活动,教师还要引导幼儿们开展互动操作,在合作过程中多交流,发表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看法,展示应用方面的优势,以应用为前提分享个人知识见识。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年龄尚小,在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在小朋友理解范围内的情境。利用小朋友们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在情境中识别形状,理解数字,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最具有亲近感。在幼儿的真实生活中,有许多情境都与数字相关。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不是发展其学科能力,而是丰富幼儿的数学学习经历,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心态,能够观察到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现象,建立积极的学习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苹果、香蕉、白菜、香肠、蛋糕这几种食物作为情境创设的要求,告知学生“老师要招待自己的好朋友,买了这些东西,老师都买了什么呀?”。有的小朋友会说“老师买了苹果、香蕉、白菜、香肠、蛋糕”。教师鼓励小朋友们说出具体的数量,就会得到“老师买了五个苹果、八根香蕉、一棵白菜、两根香肠、一个蛋糕”这样的回答。为刺激幼儿的逻辑思维,教师让小朋友们描述一下这些食物,便会得到“老师买了五个红红的苹果、八根长长的香蕉、一颗新鲜的白菜、两根好吃的香肠、一个漂亮蛋糕”这样的回答。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群体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开创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新个人教学观点,突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结合丰富多样的情境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思考数学问题的积极性,才能促进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军霞. 如何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J]. 科普童话,2023(21):10-12.
[2]曹桂珍. 蒙氏教育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文渊(高中版),2020(5):228.
[3]曹桂珍. 蒙氏教育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4):1.
[4]于彬. 放飞思维重提升---培养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J]. 家庭,2021(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