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职高留守生问题成因及班级矫正实践

职高留守生问题成因及班级矫正实践

作 者:陶武振 (江西省彭泽县职教中心 332700)

[摘   要]真情付出,爱之奉献,爱心可以弥补缺憾,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职业学校班主任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付出全心全意的爱,就能让留守生健康成长提供爱心“伊甸园”。
[关键词]职高  留守生  问题  成因  矫正

同学小G曾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高二上学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经常无故缺课,成绩陡降;高二同学N,早读长期缺到,问其原因默不作答,后经了解其母外出打工,其父成天赌博,从不管其读书;学生H,年仅15岁,入职中以来经常无故落泪,上课精神恍惚,原来其父母外出打工接连两年未回家过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学校里类似以上情况的不在少数。我校调查情况表明,留守生占在校学生总数40.5%,其中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打工子女占在校学生19.5%。我们的工作实践表明,留守生在校发展很不平衡,“问题学生”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生,且留守生对人生观、理想及学习目的明确度远低于非留守生,一般倾向于追求经济收入,个人享乐。由此可见,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管理面临着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职高留守生的心理教育问题。
一、问题成因
1、家长认识有误区
在外打工的父母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他们并不懂教育。他们一方面对子女要求不严,百依百顺;另一方面又很少、甚至从不过问子女的在校表现,还美其名曰:孩子交给学校了,由学校管,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如此认识,根本谈不上配合教育。
2、隔代亲情溺爱
一般说来,留守生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管。由于隔代亲情,这些长辈把孙辈视为“心肝宝贝”,不仅让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同时还疏于管教,时常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护短,致使这些孩子不辨是非,不良行为日益强化。
3、双休日管理失控
双休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也为“天高皇帝远”两头无人管的留守生的成长留下了不良空间。如上网、赌博、抽烟、喝酒、进游戏室等,甚至出现男女同居现象。
4、经济条件较优越
留守生父母为了弥补子女感情上的投入不足,往往采用多给子女零花钱的方式,由于其子女身上持有数量可观的钞票,消费起来无节制,并由此导致不正确的消费,有的甚至花钱找人代写作业考试等。
5、缺少爱心,心态发展畸形
由于一部分留守生父母双双外出,且寄养在一些不负责或缺乏爱心的叔叔、伯伯等亲戚身边。这部分孩子长期得不到父爱、母爱亲情,致使孩子心态发展畸形,长此以往对同学、对长辈缺乏爱心,成天精神萎靡,一不顺心就心浮气躁,大打出手,有时干脆一言不发,独自伤心。
二、矫正实践
面对以上情况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职高学校班主任该如何实施教育。我们的体会是,从关心入手,对留守生倾注更多的爱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品行进行全方位的关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实行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责任承包制”,把留守生以班级老师为基础,由班主任牵头,采取“结对子”的办法,每人承包括1—2人,力所能及地替代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履行的职责。
1、承包他们的课后辅导
留守生缺乏家庭辅导,学习成绩极易下滑,承包教师密切注视学生的各科学习动态,经常与各科教师取得联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辅导,促使各科成绩平衡发展,不让学生掉队。
2、承包他们的生活指导
留守生基本住校,其生活上的责任就落在承包教师身上。承包教师,既当教师,又当父母。尤其是孩子生病时,承包教师就像关怀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看病、饮食起居、按时服药等。
3、承包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生一年半载,甚至几年见不到父母的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失去了父爱母爱,这时承包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承包教师像呵护荷叶上露珠般关爱着该学生成长。高(1)班的黄某,第一次住校,远离父母,显得很不适应,经常焦虑不安,精神恍惚,成绩下降。承包教师小骆及时主动把她接到家中谈心,交流读书体会,分散其想家的注意力,经过多次努力,她终于说出了自己非常想妈妈,以至于上课不专心了。骆老师就与她谈父母外出打工的目的及艰辛,生活的磨砺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在骆老师诚心诚意的关怀下,小黄很快适应了远离父母的生活,又变得活泼可爱了。
4、承包他们的品行发展教育
留守生多被隔代长辈宠爱,他们容易染上坏习惯。比如乱花钱,很多打工的父母都会把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零用钱一次性交给孩子,致使他们用钱没有什么计划,买零食、购玩具、打纸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俨然像个“小阔佬”,而没钱的时候就向同学们借,向小店赊,甚至发展到偷、抢。高三(3)班计某,父母在深圳已成小老板,其家三代单传,小计由祖父、母代管,溺爱至及,有时身上所带零花钱比老师还多,穿着打扮讲究,俨然一派绅士风度,可学习一概不在心上。针对此情,承包教师小汪(班主任)没有简单地批评,而是心平气和地和他聊天,聊他们的父母创业的艰辛,钱如何来之不易,列举其父曾因经营破产时的艰难处境,终于使其流下了愧疚的眼泪。
真情付出,爱之奉献,爱心可以弥补缺憾,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职业学校的老师,只要牢记“唤爱启智,润泽生命”的职业操守,对学生付出全心全意的爱,就能为留守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爱心“伊甸园”。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关于农村打工族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江苏教育》2002年09期;
[2]刘盛治 刘铁弟《谈打工族子女的特点及其教育》,《空中英语教室》2011年第一期;
[3]黄新胜 黄丽娟《农村高中打工族子女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及教育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