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思政名师工作室 对促进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作用和建议
作 者:黄海涛
(娄底市第三中学,湖南 娄底 417000)
大
中
小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青年资助专项课题“湘中农村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实践研究—娄底片区为例”(课题编号:ND210336)阶段性成果》
摘 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课题,是中央高度重视的重要工程,也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功能、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思政名师工作室拥有优秀的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有利条件,应当也能够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思政名师工作室;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作用;建议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需要,是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功能的需要。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各个教育机构、学校和思政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思政名师工作室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湖南娄底为例,调查分析思政名师工作室对促进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并试图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发挥思政名师工作室对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思政名师工作室对促进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作用
(一)促进校际、区域之间思政课程建设的交流互鉴。
从目前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学段内的横向交流。这些交流包括对国家教改政策的交流,课程标准的交流,教材内容的交流,学情考情的交流,教法教研的交流,信息技术的交流,实践活动开展的交流,疑难重点的交流。通过交流,更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使用新教材中的诸多困难,推动教学理念的更新,推动教法的实践探索,推动校际、区域之间思政课程建设。
(二)促进不同学段思政课程建设的交流互鉴。
跨学段之间的交流程度是影响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因素。[1]当前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更多的是需要打通不同学段之间的交流,实现螺旋上升,这种打通与交流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机制,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的机制。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各名师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吸纳了不同学段的教师,工作室之间联合开展活动,打造区域内贯通大中小三个纵向学段的思政课教师交流平台,更好地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螺旋上升。
(三)促进思政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各种教学环境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和一体化供给,是影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因素。[2]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推进教学资源、政策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的共建共享。本次调研对象的几个思政名师工作室在新教材精品课、微课、议题式教学课例、主题班会等方面开发了部分资源。在课标、教学素材、信息技术、活动案例、试题等资源实现了共享,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相对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进一步发挥思政名师工作室对促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工作室成员结构。
从调研分析的数据来看,各思政名师工作室成员的阶段性分布是很明显的,上下学段的辐射较小。要进一步发挥思政名师工作室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促进作用,需要优化工作室成员结构,不能局限在本学段范围内,要适当的吸收上下学段的一线教师参与,邀请大学学段的思政教师、所在区域的各级教研员、担任思政教学的学校领导参与。通过优化成员结构整合更多资源,更好地贯通不同学段之间的交流。同时,工作室成员城乡比例需进一步优化。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各工作室成员城区比例明显高于乡村比例。在一体化建设中,各工作室要有意识的吸收更多的乡村教师,通过工作室中的乡村教师来带动乡村学校思政课程建设,扩大一体化建设的涵盖面,从整体上加快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二)优化交流机制。
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各学段思政课交流的机制,这样的交流机制在很多地区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同样,思政名师工作室也应当在一体化建设上探索交流机制的完善,应当把如何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工作室建设、教师成长的重要内容,建立起各学段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积极的引导各思政工作室完善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机制,并为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与支持,让思政名师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形成一种常态,这样才能持续深入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三)优化活动内容。
一体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大中小学校思政课能够形成有机统一整体,实现不同学习阶段的顺序性、连贯性、衔接性,在内容的分布和深度上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分工。[3]名师工作室可以从多方面开展活动,如学段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交流,信息技术的培训,学生实践活动的建设,同声课堂、送教下乡活动的开展等等。通过优化活动内容来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实现学生道德情操、品性习惯、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螺旋上升,让各阶段的思政课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共育。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课题,是中央高度重视的重要工程,完成这一重大课题与重要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探索。思政名师工作室拥有丰富的资源,具有有利条件,应当也能够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宋道雷,谭金欣,叶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成效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教师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21(2).
[2]卢黎歌,耶旭研,王世娟,等.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3]卢黎歌 ,耶旭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必然遵循[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