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双减”下小学数学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作 者:宁永波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南京路第二小学,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育,对于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当中,除了要教给学生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之外,教师也要结合数学知识内容将德育有机渗透其中,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利用数学学科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等等,提升学科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背景;德育融合;策略研究\
“双减”政策提出之后,德育方面的教育受到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双减政策不仅仅是要给学生减轻学业压力,还要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让学校的教育重新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当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融入德育教育,就是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融入德育教育也符合新课标当中对于体现学科人文价值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数学知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结合数学知识的丰富性,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虽然比较基础,但是涵盖的内容以及涉及到的层面还是非常多的,能够帮助学生奠定数学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大数的认识当中就涉及到体育场馆大小;方位与位置就涉及到简单的道路认识和地图阅读;还有身份证、银行卡、电话、房间号等这些数字组合的规律和各部分含义;可能性相关的知识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概率学方面的知识;认识负数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电梯等相关知识。如此丰富的知识,教师可以非常轻松地找到契机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德育功效。例如在大数认识相关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如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大概400000米,空间站的质量有90000千克,神舟十五号火箭有479800千克重。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大数字的时候,还能够了解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教师还可以简单融入一些有关空间站当中失重现象等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态度,起到一定的德育功效。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知识非常丰富,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等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尤其是呈现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将具备人文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底色”,在更加形象具体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教育,将数学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结合实际生活的数学知识,熏陶学生道德修养
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很多知识都是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通过结合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非常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熏陶学生的道德修养。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当中与家人一起切西瓜,一起分享美食的例子展开教学,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懂得分享,懂得照顾身边亲近的人。在四则运算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超市或者商店购物的过程进行知识和计算技能的教学,甚至可以直接拿着超市的小票,一边教给学生如何看懂超市小票,一边展开计算技能教学。这种教学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又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可以设计“情景”,利用电子屏幕,将超市的小票放在一侧,购买的物品放在另外一侧,让小票当中“漏记”一个商品。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小票当中的物品数量和展示的物品不符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并顺势展开一些有关诚信、道德方面的讨论,并告诉学生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贪图小便宜,即便收银员漏算了,但是也不能够私自拿走,应该归还给超市。如果没有归还,不仅会给超市带来损失,还会给收银员带来麻烦。通过这样的生活化的知识教学以及生活化的情景创设,在教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自然而然地融入德育,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操守,熏陶学生的道德修养,充分体现数学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色彩。
三、结合数学学科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数学学科常规教学本身就是对于学生的一种教育引导,从上课、听讲、完成作业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专心听讲,进行独立思考,也是在培养学生做事的专注度,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认真完成作业,自主展开学习探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当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法,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精神。这些方面的德育教学是随着数学学科教学自然而然展开的,教师只需要在一些关键性的地方渗透德育思想,就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数学学科当中,学科技能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学科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计算能力,图形识别能力,符号意识,数感,推理能力等等。在训练学生这些方面技能的时候,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惯,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学生的品格和认识。学生在计算算术题的过程中,总是出错,并不是不会而是因为马虎看错了数字或者搞混了计算的次序,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将出错的题目记录在错题本上,并标注好错误的原因。教师可以借机告诉学生,做题也好,做人也好,难免会犯错,但是我们要懂得时时反省,分析错误,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教学,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数学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感悟这些道理,提升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能够非常好地融入德育教育。
四、展开自主、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德育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将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的有效路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团队合作引导性,既尊重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锻炼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调整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当中形成更加优质的学科素养,并将德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的时候,有些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将图形进行分割或者拼接,需要经过多个步骤的计算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时候,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一个计算复杂多边形的题目,让学生合作展开学习探究。在小组合作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进行讨论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这样的学习探究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同时也引导学生之间的思路进行碰撞,让学生在相互质疑、相互启发的学习过程中,活跃数学思维,增加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之间也会在小组协作过程中逐渐磨合,找到合适的合作探究方式和方法,懂得如何分工协作,懂得如何合作探究,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沟通协作的能力。同时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都大有裨益。这些都是德育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课堂教学当中的引导,通过调整优化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够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实现学校教育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结束语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小学数学当中教师要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当中,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以及育人效果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结合数学知识技能特点,合理渗透德育,实现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杜亚娟.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并行开展[J].文理导航(中旬),2022(05):70-72.
[2]丁叶丽.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2):199-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