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研究

作 者:范桂兰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99)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99)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在初中阶段,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初中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改变初中学生看待自身、周边环境的方式,有助于初中学生明确个人发展目标,获得丰富的个人发展动力,着眼于校园学习与家庭生活,成为积极向上之人。开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寻找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初中学生更加喜爱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才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课堂;方法;创新;活动;道德
前言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任务越来越多元。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需求入手创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将习得内容化为自身行为,才能促进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作用发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创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融入课堂情境,获得丰富感受精神感受,消除消极心理。
一、分析内容,拉近文本与学生距离 
教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者、组织者,在教学准备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科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发挥教学引导者作用,积极发现教学内容与初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关系,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从而促进学生轻松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育改革过程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具有现代化特色。多主题的教学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各个班级的具体学情,灵活应用教材。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优化个人教学行为,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初中学生个人生活的重要指导。
像在讲解“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以礼待人、以诚待人。在教学内容准备环节,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初中学生的行为与言语,从学生的个人生活中选取一些事件,以案例形式在课堂中展示,与学生共同分析案例中人物言行的错与对。在初中校园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和谐又紧张。在早晨入校时,一些学生看到任何一位老师,都会主动打招呼,并说“老师好”,一些学生则畏惧老师,看到老师时,故意看它处,假装未遇到老师。在引导学生以礼待人之时,教师可以用言语给学生描述这样的现象,唤醒学生的记忆。当学生发现教师所描述的情境,恰好与个人情况相符时,便会格外注意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教师描述后,引导学生们来分析这两种行为,哪一种值得提倡,哪一种需要改进,并鼓励学生说出不敢、不想与教师打招呼的原因。通过师生之间的真实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小小的心理障碍。
二、创设情境,构建形象课堂环境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与社会场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降低教学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初中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不足,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利用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多元化信息的融入、微课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帮衬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越来越形象。
像在讲解“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并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寻找适合初中学生观看的微课视频,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一段小视频,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发展过程,了解网络发展对世界的影响,网络技术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用这样的视频解决学生的认知不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个人的网络应用行为,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就个人网络应用行为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自己在网络平台上玩游戏,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小语种,还有学生分享自己利用网络技术学习编程知识,设计机器人。学生分享自己与网络的关系,有助于课堂信息的多元化。在让学生了解网络应用行为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错误与正确的网络应用行为,以生活现象启迪学生的思考,思考网络的利与弊,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三、积极对话,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加强对话,以互动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有利于初中学生理解学科内容,更能促进课堂氛围的开放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开放、公平的学习之地。
像在讲解“中华一家亲”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通过课堂积极对话,引导学生建立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祖国有全新认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抛出“在你眼中,什么是中华民族?”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分享自己的想法。“中华民族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就是我们的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就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另外一个名字”等观点的产出,都能让接下来的民族团结内容和祖国统一内容自然出现,使教学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准备环节,加强教学内容分析,在课堂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境,促进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积极表达,积极互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用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促进初中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用教育培养人才,建设社会。
参考文献
[1]丁慧.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J]. 情感读本,2023(6):68-70.
[2]沙荣婷.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7):26-28.
[3]令调芳.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 读与写,2022(19):28-30.
[4]张愿.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4):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