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色经典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实施路径
作 者:杨 佳
(阜阳市第十六中学,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阜阳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红色经典导航下校园文化建设之学校特色价值体现的实践研究》FSZ22006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好“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红色经典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两者的结合对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独特的价值。学校要围绕红色经典,抓好课堂育人主阵地,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校园活动,打造红色校园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关键词:红色经典;校园文化;立德树人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着历史,推动着历史前进。尤其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事业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展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叙写伟大时代、讴歌伟大历史的创造者,弘扬民族精神,红色经典应时而生,成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持续红色精神、创造新的伟大胜利的精神法宝。
2016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1]他多次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2021年1月,教育部下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两个文件,从厚植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对于红色经典在中小学文化建设中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优化红色经典教学路径,大力营造浓郁的学习经典、弘扬红色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当前在校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美德、复兴伟大民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经典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红色经典具体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党在革命和社会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人民群众意志、揭示革命和建设发展的规律,引领伟大时代、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的优秀作品,她立足于伟大实践、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精神,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反映的是中华优秀儿女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思考与奋斗,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成果,是红色文化的典范之作。
红色英雄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红色经典叙写了一批批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的时代人物,他们或指点江山、激扬思想,为民族和国家光照未来;或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为正义和真理慷慨以死;或战天斗地、鞠躬尽瘁,为幸福和富强忘我工作……红色经典以其先进的思想性和价值观焕发出不朽的精神力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二、红色经典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在青少年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塑造灵魂
红色经典沉浸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发展进步最深层、最基础、最可依靠的力量,其思想的永恒性根植入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阅读红色经典可以让我们亲近最高贵的灵魂、感悟最高超的智慧,并且收获精神的娱悦、灵魂的塑造。品读红色经典,时时受到高贵思想的熏陶,培根铸魂,帮助学生打好人生的精神底子,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红色根基。
(二)点燃理想
红色经典有着共同的主题指向: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在红色经典的诵读学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展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可以感受英雄的中国人民建设美好国家而流露出的战天斗地、只争朝夕的豪迈情怀,可以感受华夏儿女砥砺奋发、接续奋斗的不懈追求。青少年会不断夯实思政政治基础,坚信中国道路是历史选择,坚定革命的信念,激发起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学习的理想信念。
(三)价值引领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侧重于价值引领,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红色经典’蕴含红色初心和红色基因,积淀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基因。”[3]红色经典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的价值观,其中凝聚的崇高的理念信念、坚贞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无私无畏的奉献拼搏精神等,是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大力倡导红色经典,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可以引领青少年崇高的价值追求。
(四)文化教育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重要作用的力量,推动着社会发展。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经典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人民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拼搏奋斗、创新创造,可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形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红色经典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汇聚成勇毅前行的文化力量。
三、红色经典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施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活动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和物质载体,有着直观的教育熏陶效果,是显性教育因素,却包含着丰富的隐性精神内涵,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经典以丰厚的文化积淀、鲜明的精神指向,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绝好的路径选择。
(一)抓好课堂主阵地,落实课程育人理念
课堂是立德树人主阵地,也是落实校园文化浸染作用的主渠道,是红色经典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红色经典的教育意义,把红色精神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语文、思政和历史教材中均提及红色经典,特别是语文教材,红色经典篇目数量呈上升趋势,是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教师有责任结合具体课文,回溯相关历史背景,深入剖析文章内涵,让学生发生真切的体验,认识其中展现的人物情怀和精神,汲取新时代奋斗的思想养料,从而真正对红色经典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价值产生认同并自觉传承。
(二)开展红色经典诵读,在活动中浸润红色理想
要发挥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开展常态化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在反复诵读涵咏中,读出经典表现的思想美,欣赏作品塑造的形象美,品味红色经典的语言美,从而正确看待红色经典的时代性,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心、国家认同感,红色文化内化于心,指引、培育出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在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中,要注意顶层设计,精选诵读作品,精心谋划活动过程;要营造诵读氛围,形式灵活,进行诵读指导;要常态化、有序化,不断触发强化学生红色信念、红色理想。
(三)打造红色校园,让红色经典成为校园文化底色
红色经典为载体的红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品质的体现。建设红色文化园、红色经典书屋、红色塑像,组织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研讨,定期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红歌会、红色事迹寻访,组织红色经典板报展示,开设红色校园广播节目等活动,打造以红色经典为底色的红色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生直接浸染于红色经典营造的氛围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创造新社会的革命精神,更加深刻感受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的道路艰辛和事业伟大,领悟党史国史,知来路,守初心,明去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基石,厚植爱国情怀,更加自觉接续奋斗、开创美好未来,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红色经典为学校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学校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爱国主义核心,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以红色经典建构起新时代学生的灵魂,守正创新,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9月28日
[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3]梅岚,陈高华.红色经典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广西社会科学,2018(2):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