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立足核心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以京杭大运河研学为例

立足核心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以京杭大运河研学为例

作 者:李 情 钟庙通 (杭州上海世外中学,浙江 杭州 310022,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中学,浙江 杭州 311115)

 摘   要:研学旅行是一种新式的与儿女手段,根据区域特色和学科需要,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本文以京杭大运河研学为例,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设计和实施,旨在丰富学生所见所得的同时,在学生内心深处厚植家国情怀,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研学旅行;家国情怀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背景下,研学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价值意义。将京杭大运河纳入学校的研学教育活动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感。因此,立足核心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将京杭大运河作为研学教育的典型案例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和价值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导向的素养体系。它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涵盖了知识、思维、情感、价值观等多个层面。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能力。
在立足核心素养的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家国情怀是指对自己的家庭和祖国的深厚情感,是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责任和担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和品格[1]。
二、核心素养下的京杭大运河研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的目标
在京杭大运河研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具体目标如下:
其一,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引导学生欣赏京杭大运河沿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建筑艺术,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其二,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设计合作性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分享信息和展示成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其三,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进行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问题解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二)组织研学旅行活动
其一,考察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安排专业导师或讲解员,带领学生参观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介绍运河的起源、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运河的重要性和影响。
其二,参观运河沿线的文化景点和古迹。安排学生参观运河沿线的文化景点和古迹,如运河博物馆、古代码头、运河大桥等。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其三,进行文化体验活动。安排学生参与一些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划船体验、学习传统手工艺等。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运河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3]。
其四,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例如采访当地居民、了解当地的文化传承等。同时,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加深对京杭大运河的认识和理解。
(三)研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首先,分配学生小组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他们分配到小组,并指定一名教师作为每个小组的指导老师。每个小组可以由5-6名学生组成,确保小组成员的合作和互助。
其次,制定活动计划和行程安排。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行程安排,包括具体的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和地点选择。确保活动安排合理,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京杭大运河的相关知识和文化[4]。
再次,确保安全和监督学生的参与。在活动中要始终以学生的安全为首要考虑。确保每个活动地点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紧急应对预案。同时,指导老师要全程监督学生的参与情况,保证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并遵守活动规则。
最后,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指导老师可以设立一些学习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5]。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安排研学活动,学生能够在京杭大运河的研学中获得全面的知识和体验,培养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同时,通过指导老师的监督和安全措施的保障,确保学生的安全参与和有效学习。
结论
总的说来,通过组织京杭大运河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突破校园环境的束缚,让学生所学知识在实际环境中得到印证,在加深所学知识理解和记忆同时,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安鑫,陈楠,周健美,任贺.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居民旅游发展态度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6):53-57.
[2]魏晓虹,钱思宇.活化与传承——非遗研学旅行模式与意义解读[J].晋中学院学报,2023,40(02):43-50.
[3]胡艳蓓,王琪.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探究——基于广东省10城市的实证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3(02):11-19.
[4]刘慧,刘伟,葛芳.基于“四层一体”的地理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以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为例[J].地理教学,2023(07):56-59.
[5]马小雪,方延飞,陆春锋.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运河文化带研学课程设计——以京杭大运河宿迁段为例[J].地理教育,2022(09):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