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作 者:徐善阔
(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安徽 阜阳 2362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高中的地理教学一直在以学生的知识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将应试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在进行完知识的讲解之后,主要的学习方式仍然是以学生的死记硬背为主。对于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加以重视,这就使得在实际的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导致“教”与“学”脱节,使得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利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等,因此在地理事物时空演变,教学中注重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而本文将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逻辑关系教学提出学生地理学科逻辑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逻辑关系
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思想根深蒂固,所以高中地理学科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数以书本的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这一教学模式虽然能够高效地将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概念教给学生,但实际却脱离了生活实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显得较为枯燥,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地理认知与实际的应用能力。接下来,本文将就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的建立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一、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融入“异质同构”教学理念
对于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割裂了地理知识的连接点,使得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既枯燥又效率低下。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异质同构”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注重帮助学生对于多个基础知识点的联系与冲突进行研究,能够探讨出这些知识点的共同点。以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把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所教授的知识,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景,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通过地理知识教学框架的构建,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一《热力环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理念基础。再通过设计与热力环流相关的小实验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先行选用一个玻璃杯,分别放置部分的水和沙子。然后通过吹风机或者其他工具进行加热,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杯内的水的温度以及沙子的温度,来让学生能够明白热力环流的原则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采用相同的原理来进行不同的实验,在生活化的情景教学中,运用热力环流实验环节和次序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逻辑思维。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课堂中心。这就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打破以往固有的教学理念,能够实现教学的结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性,能够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构建学情档案,将学生的素质素养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来实现教与学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地理《气象与水文灾害》一课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和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做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教学。也要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地图,能够自己观察出我国洪涝灾害以及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能够自己运用关联时空演变次序理清时空演变逻辑线,通过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在参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学生的地理思维逻辑。
三、落实学科素养,促进学科思维建立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做到学科素养的建立,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建立。“学科素养”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注重实际、精于思考、强化逻辑。在学科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重视培养学生地理知识推导的能力。能够使得学生建立地理学科思维,在进行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知识外,也要能够注重知识点的横向迁移,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学科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自然地理灾害》相关的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扩展到其他的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历史、地球上的地貌等等。自然地理灾害产生的因素都离不开地球的总体环境。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在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之后,学生可以针对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在进行知识的迁移之后能够大胆进行推导。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建立。
四、结语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的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思维的建立。同时,教师需要理解高中地理学科的人文社会与科学学科交叉特征,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的纯文科性教学内容,里边也会涉及到一些理科的知识运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能够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理念外,也要能够积极帮助学生构建学科联系,利用学科间的知识关联来帮助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应心. 认知结构理论视域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2.
[2]王越聪.常月明,张卫青.基于ISM法的四版高中地理教材知识结构比较分析——以“地球演化”内容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05):92-99+138.
[3]张福彦.于歌唱婉.高中地理教学中深度思维的概念、价值与实践逻辑[J].教学与管理.2023(04):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