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如何搞好初中历史教学-
作 者:安 冉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河北 灵寿 050500)
大
中
小
摘 要:初中的历史教学对初中生多方面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能效为目的。生活化教学只是强化历史教学效果的一个途径,而且该种教学模式与其他多种教学模式都具有很高的适性,教师在实际应用时可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运用,相信会对生活化历史教学能效的进一步提高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搞好历史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综合素质;社会观察;特色教育环境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初中生作为青少年,心理状态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当历史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时,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会消减得非常快。这是因为初中历史课时有限,当学生在课堂外长期接触不到与历史教学内容有关的东西时,对其的兴趣自然就会迅速下降。但当以生活化策略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学内容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联系,这样一来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会在课堂外激发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联想,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就获得了保持甚至提高。
(二)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我国初中生的课堂教育存在一定的偏颇现象,侧重知识的灌输,轻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生活化的历史教学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获取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知识、应用历史知识的习惯,这种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换言之,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拓展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素质,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
(三)对学生个人性格特征的发挥虽然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轰轰烈烈,但依然无法洗刷掉我国大多数初中的应试教育特征,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教学背景下被严重压抑,得不到发挥。生活化的历史教学对学生的个人思想、对历史知识的个人看法、对历史人物或时期的个人爱好都是持鼓励态度的,这有助于让学生的思想从硬性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发挥自身的性格特征。部分教师在进行生活化历史教学时采用鼓励学生辩论的教学方法,针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现代特征让学生展开辩论,实践证明对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解放有非常好的效果。
(四)对学生社会观察视角的强化初中生这个群体非常缺乏与社会的接触经验,而历史知识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因此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身的了解,又可以作为一道桥梁连接起学生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特的社会观察视角。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去透视社会,也可以通过社会反向加强对历史的认识,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让生活化历史教学的作用反复扩大化,令学生更了解社会,也更了解历史。
二、搞好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课堂不仅仅属于教师,更是学生学习知识、思考知识以及提升自我的地方。只有真正将学生作为独立平等的个体来开展教学互动,才能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体制,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适当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主动探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激发学生对古今中外时事政治的关注,并通过以古为鉴,指导个人树立正确的观点和立场。
1.创建特色教育环境
历史课是一门充满文化氛围的课程,要求教学氛围具备多样的文化特质,在丰富的文化氛围熏陶之下,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博大精深。教师可将历史教学灵活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中的空谈,更是与当今社会密切相连。此外,为了创建良好的历史教学课堂氛围,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师生以平等的关系来探讨历史,教师更需要科学地评价和鼓励学生的观点,创建和谐的历史教学氛围,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历史内容相对枯燥乏味,不需要数理化中的思维灵活度,没有语文、英语的口语操作性,在课堂上,学生一般兴趣不高。而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课堂中单一而枯燥的“说—听—记”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维方式,对历史有更为直观的感知,尤其是一些具有重要记录性的影像资料更能够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如反法西斯战争留下的一些珍贵资料、唤起民族自尊心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影像资料等,直观地将那段激情澎湃、轰轰烈烈的记忆放在学生眼前,这些资料对学生产生的意义可能超过老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
3.延伸和拓展教学空间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历史学科同样如此。人类长久以来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历史,而历史也将不断为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各种思考。因此,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教育者将课堂历史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将课堂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尝试解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如教师可以通过当下热点事件和话题,在学生中展开各种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剖析当下社会的各种问题,探索能解决这些事件和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些方式,将初中历史课堂延伸至社会这个广大的空间中,不仅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也是进一步走进历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备课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为了令初中历史可以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备课时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筛选教学目标,利用历史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订立会与现代生活产生实际联系的综合性目标;其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学生实际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以此为风向标决定教学内容;其三,深入挖掘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类,与学生熟悉的生活风俗、名胜古迹等相关的内容要当作教学重点,与生活完全脱节的内容要适当删减。
(三)通过教法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向传统教学一样以灌输为主,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模式本身就存在代沟,教师所认知的生活化教学未必与学生的认知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应采取互动性、了解性、引导性更强的教学方法。首先,对学生本身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与看法加以了解和尊重,因为学生的这种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知识生活化的体现,然后才能进行方向上的引导。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相应的改进措施,改善教学手段,立足实践,全面扩展历史教学空间,加强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着力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