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兴趣培养

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兴趣培养

作 者:林毓庆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浙江 温州 325804)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更能让小学生保持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心态。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构建全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方法;创新;核心素养前言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会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忽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小学生喜爱游戏活动,倾向于在快乐的氛围中探究学科知识。了解小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并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指向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小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创设课堂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阶段,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是否具有趣味性,能否信小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即可。在构建趣味化课堂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开始利用游戏活动凸显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趣味性。但游戏结束,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大幅度降低。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就要开发全新的趣味化教学方法,将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延续下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根据课本排版进行按部就班式教学。关注每一个知识点对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营造与之对应的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如何将课本知识与情境创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教育工作者在一线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像在三年级上学期,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了解计算机。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和计算机交朋友”,在信息技术学习刚刚开始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鼠标,能够指挥窗口,装扮桌面。在基础学习阶段,教师要通过适当情境的打造,使小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在情境中与每一个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自然而然的相遇,突破“为了学习而学习”的课堂学习模式。在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一节计算机课,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进入计算机机房。当学生在座位上坐好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眼前的计算机,并说出自己对计算机的了解。有的小学生计算机应用经验丰富,基本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和使用方法。一些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经验较少,只了解屏幕、鼠标和键盘这样较为基础的内容。在这样生活化的情境中,教师鼓励具有认知优势的学生,分享自己对计算机的了解,并跟大家分享生活与学习中需要计算机帮助的地方。用这样的开放式教学情境,促进小学生将计算机本身与生活现实结合合在一起,在计算机应用价值的推动下,继续了解关于计算机设备的更多细节内容。
二、利用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竞赛活动,能够燃起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小学生争强好胜,他们在竞赛游戏活动中所获得的乐趣,要远远高于成人。利用竞赛方式组织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助于小学生个人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的难度,设置合理的竞赛内容和规则,鼓励小学生全体参与。在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懂得有效竞争,在参与之后,肯定自我,获得成就感。竞赛游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其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小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思考并记忆相关的学科内容,为自己的竞赛游戏做好准备。在设计竞赛活动时,教师要从当前的教学条件出发,秉承公平、公正的竞赛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都能够通过参与竞赛活动,认识到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建立学科信心。
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像在学习“汉字输入”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输入法,让学生掌握最为基本且常用的拼音输入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了解词语输入的速度要比单个汉字输入的速度快,连词成句输入时产生的变化较多,中文标点的输入也有很多讲究。以这样的学习经历为前提,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汉字输入比赛。如果学生的汉字输入能力相当,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同样的文本,看哪一位学生输入所用的时间最短。如果班级内学生的汉字输入层次鲜明,教师则要设计不同难度的输入文本。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难度更大的竞赛活动,能力一般的学生参加难度较小的竞赛活动,在各自的组别中争当冠军。
三、开展自主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自主实践,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提高个人的操作技能,获得更好的实践体验,才能让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兴趣持续发展,越来越强烈。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自主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便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多练习。教师要拓展教学空间,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
像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制作演示文稿”这一单元内容时,在认知演示文稿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编辑幻灯片内容、添加声音、添加动画、添加超链接,让演示文稿的播放更具有吸引力。让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制作幻灯片,做班内展示,有助于小学生在操作中找到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只有让小学生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体,才能让多种教学方法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鹏. 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兴趣课堂的构建[J]. 考试周刊,2021(64):104-106.
[2] 杨美林. 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兴趣课堂的构建[J]. 传奇故事,2021(16):45-46. 
[3] 秦宝华. 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兴趣课堂的构建[J]. 文渊(高中版),2020(11):545. 
[4] 庄舒玲. 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兴趣课堂的构建[J]. 语文课内外,2020(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