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作 者:张 良 (海南省东方市第四小学,海南 东方 5726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美术教学注入趣味和创新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成为教师们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以此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美术;双减;趣味教学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呈现出独特的特点。教师要通过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结合互动技术和数字媒体,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和实践机会。实践中还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这些创新举措促进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小学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融合趣味元素
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抽象艺术画作,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点、线、面的美,进一步了解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培养审美能力。趣味元素的融入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和任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通过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可以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讲授《发现美丽》这节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多种抽象艺术画作,如蒙德里安的构成作品、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等。让学生仔细观察,感受画作中的点、线、面元素,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随后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描述画作中的点、线、面元素,并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这个画作中的点、线、面有什么特点?你觉得画家想要表达什么?”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简单的艺术创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受,进行个人创作。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性的题目,如“用点、线、面来描绘你喜欢的动物”,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每位学生可以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初衷和感受。同学们可以互相欣赏和评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肯定,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开展翻转课堂,激励主动参与
在翻转课堂的方式下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并通过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意,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教师在《标签与品牌》的美术课上可以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不同品牌的标签设计和设计理念,并进行简短的知识讲解,介绍一些著名品牌的标签设计和背后的意义。然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品牌,并猜想起标签的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能够增加对标签与品牌的认知和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标签,并提供一些设计素材和工具,如彩纸、颜料、剪刀等,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标签设计的深层含义,如颜色的象征意义、形状的表达方式等。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激发彼此的灵感。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能力的提升,并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增强。
三、组织小组活动,挖掘学生潜能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和思考的机会。而通过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组织小组活动,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让学生同桌组成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瓶子和水果带入教室,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参与到课堂中。观察和讨论带来的物品的光影关系和比例特征,共同对同一组物品进行绘画,并讨论绘画的要点,学生们在合作的情境中可以自由思考,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比如,教师在讲授《花瓶与水果》这节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同桌之间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自己喜欢的瓶子和水果带入教室。学生将带来的物品放在桌子上,小组成员一起观察和讨论物品的光影关系和比例特征,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自由发挥,尝试捕捉物品的光影和比例关系。完成绘画后,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讨论绘画的要点、技巧和感受。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发展艺术兴趣和探索美的世界。通过分享和讨论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参与和合作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还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和表达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学生在绘画、雕塑和手工艺等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创造力和技巧。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美术的乐趣。教师希望这种趣味教学的实践能够持续发展,为每个小学生带来更多艺术的快乐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巩梅花,徐兵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水墨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7):59-60.
[2]吕秋月.小学美术线描画趣味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吉林教育,2022(10):62-64.
[3]林静.以趣为引,快乐学习——谈小学美术趣味教学[J].天津教育,2021(3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