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让音乐课溅起“快乐”的浪花——如何使学生在音乐课中寻找乐趣

让音乐课溅起“快乐”的浪花——如何使学生在音乐课中寻找乐趣

作 者:杨 璐 (宁国市实验小学,安徽 宣城 242300)

 新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我问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给你们上音乐课?你们喜欢上什么内容?在新学期里,你们对老师有什么要求?”然后让大家自由的发言,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果是:我们希望老师多给我们教流行歌曲,欣赏课让我们听流行歌曲等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和音乐呢?我接着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课吗?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喜欢音乐但并不怎么喜欢音乐课。为什么呢?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许多时候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放眼看一下我们音乐教师的音乐课,在上公开课时,可以说各个都是很不错的、好样的,那都是精心准备了好久,花了好多时间和精力去反复修改、试教换来的,这样的课当然是好的。可是再看看音乐教师平时的音乐课,与公开课相比,真的是相形见拙,相差很远,不敢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平时上课也不会像上公开课一样的引起重视而精心准备,于是就变成了学生所说的枯燥无味、无聊至极的音乐课了。这样的音乐课学生怎么可能从中感受快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感呢?也当然不会受学生们的喜欢。
学生又需要怎么样的音乐课呢?其实也简单,就是让学生不觉得无聊、让学生不觉得枯燥、在音乐课中能够自主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之中来,与同学愉快的合作,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我想这就是学生所想要的音乐课,也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 
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充满着对音乐的激情,深深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老师情绪化的倾泄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级教学时老师应多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
当他们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摸摸他们的头,说一声“你真棒!”我们要让低年级的孩子感觉老师像母亲,让高年级的学生感觉老师是朋友。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我就在音乐课中穿插一些,比喻说我上《茉莉花》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茉莉花歌曲来进行对比,《剪羊毛》这一课,我为了让学生更喜欢这一堂课,我不仅穿插了欣赏图片、还播放了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演唱这首歌,用动作来表现它,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很枯燥,就会对音乐产生兴趣,也就能体会到音乐课中的乐趣。在教完一首新歌时,我还常常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熟悉和巩固歌曲,小组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歌曲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竞赛前,我要求学生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演唱,并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担任评委互相评议。然后引导他们从歌曲的情感、音准、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知道了自己的优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应用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声留给学生。?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在上欣赏课的时候,学生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学生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新课程为音乐教学搭建了广阔的音乐平台。
我们要认真解读新音乐课程标准,采取各种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每次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音乐课中的乐趣,才会喜欢我们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