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 者:宋玉双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慈峪镇学区,河北 石家庄 0505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为学生创设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动态性,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理。积极寻求充满生动形象的课堂情景,这样会促使学生在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数学课堂的无限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性;合作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及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而构建小学生态课堂,就要求教师在大力实施趣味性教学的基础上,开创“开放型”课堂教学氛围,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
一、创设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因为只有当学生身心放松时,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被激发出来,而课堂也真正实现了生态形式。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讲解了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后,我请学生量一量自己身边事物的面积,学生听后非常高兴地拿起手中的尺子,测量自己身边的事物,学生一边测量,一边讨论,“玩”得不亦乐乎。在测量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知识的重点内容,知道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而且体验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快乐。
二、实施趣味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众所周知,由于受学科限制,数学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是单调乏味的,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不在教学过程中动点小心思,那样就会使课堂进展的平平淡淡,从而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措辞和语气,给予学生强化式的赞扬鼓励,创新教学形式,实施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激活思维。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升与毫升》这一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上课的时候,我为学生找来量筒,让学生根据要求,往量筒里注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合作中完成操作,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兴趣大增。于是,我请学生猜一猜一升水有多少?这时就有学生拿起水杯往量筒到里倒,由于量筒的容量较小,水溢了出来,这位学生的举动,引来了其他学生的思考,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思考着一升水到底有多少。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将毫升与升之间的关系讲给学生,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学生学习完本节知识后,我请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哪些东西可以用升、毫升表示,这些东西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三、合作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提出问题,而合作教学,能够融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开创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促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交流,在无形中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主动探究数学问题。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时,在上课前,我将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装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在上课的时候,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摸球游戏。在摸球前,我并不会告诉他们袋子中不同颜色球的数量,而只是告诉他们,袋子中只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在开始摸球的时候,只要求学生去摸球,摸出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入袋子中,继续摸球,不断重复此动作,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来摸去后,总会产生一定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就自己这种摸球的感觉,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球?红色和黄色的球又各占多少个?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会乐于参加此活动,在谈感受的时候,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会变得非常活跃。此时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此问题,在交流中,得出不同颜色球的数量,大致猜出它们所占的比例,这样的教学形式,既活泼生动,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行为。
合作学习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出现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过,理论在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呢?笔者依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教师要注意的是在组建学习小组时,要注意小组的质量,将学生按照不同标准多层次结合,一般以3-6人为最优。顾名思义,合作学习不仅要发挥小组内个人的作用,更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的效果。这一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处于具体直观阶段,那些具有抽象性质的知识点对他们而言理解起来一定会有困难。所以,在学生获得到大量的感性材料并还未得出结论之前,教师要及时组织讨论,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可以互相启发,对所得知识点进行概括,并探索出要掌握的结论。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判断孩子的批判意识是否强烈主要在于其能否发现问题并勇于质疑。小学生对教师的权威性是有一定的崇拜心理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老师做出的评价是能够接受的,并及时更改错误。而在合作学习时,是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与批评的。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三听”,一是认真听任何一位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培养学生收集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要善于思考,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接受、反思评价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教师不可只进行公式的套用。而应该结合实际,形成趣味课堂效果。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