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层教学,同步提升 ——略论初中体育分层分类教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作 者:张 勇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湖北 十堰 442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体育学科受到的各方重视越来越多。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利用分层教学,达到同步提升的目标。如何将分层教学理念落实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一直是教学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技能技巧水准,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开展层次化教学,才能提高新时代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效率。 关键词:体育;分层;差异;需求;教学
前言
教学改革过程中,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也在逐渐升级。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才能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基础,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接受学生的差异,并组织层次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才能让每一位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受益匪浅。
一、制定层次化教学目标,全面分析学情
在落实分层教学法之前,教师要全面分析学情,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体育学习要求。在此之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体育锻炼技能等多种因素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结合三个层次学生的具体特点,明确整体化的体育教学目标。第一层次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力,且有较为强烈的体育锻炼兴趣,表现欲望强、参与积极性高,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设置提升体育活动能力,提升个人身体素养,并针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发展个性化体育优势的教学目标。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意识,但体育运动的专业技能相对较弱,也迫切想和“高手”的学生“过招”,教师要为这一层次的学生设置重点发展基本体育活动能力,并掌握一定量的体育运动技能这样的教学目标,争取向第一层次的学生靠近。第三层次学生的体育兴趣较弱,且缺乏强身健体意识,没有自主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师就要为这一层次的学生,设置掌握基本的体育活动能力,发展体育兴趣爱好,能够在课余时间自主自觉地锻炼,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这样的体育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整合适合各个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第一个层次的学生要在掌握学科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加大练习量,获得成就感,形成更为强烈的体育锻炼兴趣。第二层次的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学科内容,以提高成绩为基础,将所学习到的体育知识应用到体育锻炼中去。第三层次的学生,则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加难度较小的体育训练,掌握一定量的体育动作和技术要领,逐渐形成体育活动的自信心,能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快乐体验。全面了解每一位初中学生的身心素养水平,从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入手,设置层次化类别化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才能让分层教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
二、安排层次化教学活动,促进同步提升
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极为关键。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激励性和适应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发挥个人优势和弥补个人劣势的差异化体育活动中发展自己的体育爱好。要保证每一位初中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全面掌握学科内容,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组织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认知自我的体育学习强项和不足,让学生以全面了解自己为前提,带着期待的心理融入到体育活动中。
像在七年级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是较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在组织学生进行100米跑练习时,教师将学生按照男女生性别分成两个类别,再按类别分成学习田径运动的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对应的练习活动中,逐渐突破自己的层次限制,从相对基础的C层次逐渐过渡到发展层B层次,再过渡到优秀层A层次。在分层教学之前,教师要先通过一次100米跑的测试,根据学生的跑步时间和跑步技巧,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在接下来的训练活动中,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统一化训练。教师先引导学生在各自层次内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规范个人100米跑的动作,相互分享技巧,相互观察,纠正错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教师鼓励具有田径优势的学生帮助具有田径劣势的学生。通过以优促差的分层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开放化,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课堂中的交流,暴露自己的不足,展示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之间以互通有无的方式,完成共同提升的目标。
三、落实层次化评价标准,学生进行主导
教学评价,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的具体体育能力,设置层次化的评价标准。以激励为主导,让学生在获得体育学习评价时,拥有更加愉悦的心情和更加强烈的体育活动信心。
像在引导学生学习“乒乓球”时,有些学生的上肢灵活,能够快速掌握乒乓球的用力方式。有些学生则学习速度较为缓慢,但学习态度十分端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积极评价,通过提出三个闪光点和一项不足的组合式评价方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评价中,找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认可。在积极向上的体育课堂氛围中,更加认真分析体育运动技巧,提升个人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分层分类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人成长都有非凡的意义。分层分类教学法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自己的体育能力,关注个人身体素质,在体育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成为具有创新力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发挥引导作用,让每一位初中学生都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健.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2(11):58-60.
[2]方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22,35(35):169-171.
[3]杨玲.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策略[J]. 灌篮,2022(20):101-103.
[4]刘虎.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读与写,2022(33):199-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