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 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 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作 者:姚 引 康浩浩 (马鞍山市星光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   要:新时代教育发展倡导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摒弃了传统以成绩衡量人才的标准,更加提倡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目前发展中的重要方向。因此,教师要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通过体育锻炼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能缓解学生情绪,促使其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探究,旨在探索出全新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核心素养;中学体育与健康
中学体育与健康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新课改深入实施下,学校教育开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希望能借助体育教学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在此背景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设计上应该也要落实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通过改革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策略来促进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持续发展,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目的多数是为了能增强学生运动能力,使学生能在中考体育中收获最佳的体育成绩,在此基础下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尽快适应体育课堂,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娱乐,随后等到学生适应后再进行教学。
(二)有利于学生良好健康意识的形成
体育除了能借助外在表现强化锻炼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外,还能借助内在的表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跳远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展开教学时,做的是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讲解,随后通过示范演示让学生能掌握相应的技巧,最后才是让学生在结合已有技巧上进行实践操作。而认同感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还能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提升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在开展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时,可以结合历史上有关体育方面的伟人所做出的贡献事迹,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掌握相关运动技巧与方法的同时,还能在学习伟人事迹中促进自身发展。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促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明白什么是体育运动精神。
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中的管理体系仍然是按照以往教育改革前的体系,并没有结合教学改革与新时代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探究,并未形成符合时代发展下的教育管理体系。新时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适用性和应用型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并未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导致教师教与学生学呈现出散漫现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落后
信息化发展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在生活方方面面中,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体育课程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新时代发展下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互联网思维已经在学生思维中留下深刻烙印。指出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实际上,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时间上,都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亟须改革与完善教学内容。
(三)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借助科学合理且完善的教学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的提高。但是现有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机制过为重视学生身体素质与自身能力的发展,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策略
(一)制定独立体系,形成教学管理体系
现阶段,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模式与管理体系并未依据教学改革发生相应的改变,此种教学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与变革。而教学管理体系作为提高学生受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础,不同学生的适应方式各不相同,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专业态度。鉴于此,学校要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建立起科学合理且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模式让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能在新时代发展下屹立不倒,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体育素养
以往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任务上,并未结合教学任务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锻炼,并且也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从而制约了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发展。而此种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也无法提高学生对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兴趣,致使学生片面性地认为体育课程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难以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对此,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素养,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借助全新教学理念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从而让体育教学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三)遵循核心素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选择的是否合乎常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数是围绕知识与技能此目标展开教学,将体育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而在新课改下,此种单一性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教师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优化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核心素养下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设计时,需要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借助趣味性与生动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强身健体,并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促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国平.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4):12.
[2]邱波. 浅谈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