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教学路径探析
作 者:魏明勇 卢 城
(巫山初级中学,重庆 4047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已经深入到全体教职人员心中。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全,灵活教学手段,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促进体育教学价值的扩大。体育教育工作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当代初中学生以更阳光的心态迎接学习挑战。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活动;课堂;运动
前言
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才能促进其心理健康,拥有积极的学习与生活心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初中学生接触的信息复杂多样,个人压力较大。利用体育教学活动,调节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重视其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才能让初中阶段的教育环境更加轻松,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高效。
一、关注学生差异,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学有所提升,课业负担较重,体育活动时间少,影响了学生体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并不关注体育学习和个人体育锻炼,缺乏身体健康意识。教师要关注学生当前的体育活动现状,从初中学生不同体质特征出发,以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适应性。
首先,教师要要摸清体育学情。通过与初中学生积极沟通,了解新一代初中学生的体育思想、体质情况和兴趣爱好,通过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多交流,交流的话题可以是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情况、心中偶像,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注,再一起讨论生活锻炼习惯和体育学习期待等。也可以利用室内体育课的机会下发调查问卷,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真实情况。更要结合室外的体能测试,从专业角度衡量初中学生的体育水平。
其次,讲究教学活动因人而异。在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和兴趣爱好之后,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案设计。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走出来,设计差异化的体育教学方案,让不同体质水平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参与课堂体育锻炼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运动中受益。比如,一些学生的体质较弱,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要求较低,教师则要通过陪伴性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在参与其能力范围内体育活动之时,感受到体育乐趣,找到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一些趣味性的运动,使学生发现个人可以承受的运动强度极限,拥有快乐的体育锻炼体验。一些学生的体育能力适中,教师则要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按照年级逐渐提高体育训练的强度,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改变和成长,建立主动运动的意识。班级内有少部分学生的体育能力强且潜力大,更有一些学生具有体育特长。针对这些学生的高水平运动需求,教师可以为他们量身打造与其体育潜能相对应的运动内容,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做不同的运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效率。
二、突出学生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些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意识不足,运动不积极。还有一些学生未正确对待体育课堂的运动专业性,只是敷衍了事地参与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当前的体育学习状态中反思自我,以更加创新的教学风格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在课堂中释放自我,大胆尝试。
像在讲解“排球”这一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开始运动之前,先开展集体讨论,说一说自己对排球的了解。有学生知道我国著名的排球运动员和排球相关的影视作品,有的学生喜欢排球,了解排球的规则等。让学生在运动前的讨论活动中,以语言表达的方式参与课堂,有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更能让学生成为与排球相关内容的引入者。在接下来的运动之中,教师要利用准确的示范,让学生了解排球的正确运动方式,先规范个人排球动作,才能让接下来的排球练习更加安全、科学。在教师示范之时,教师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说出各个动作的要点,并猜测什么样的错误行为会引发运动安全问题。用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动作示范,有助于学生参与体育技巧的探究之中。当初中学生感受到参与课堂活动能够带来轻松感和成就感,其体育锻炼意识会发生变化,逐渐自主思考体育锻炼技巧,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三、改变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体质状况
课堂评价,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之下,教师要优化课堂评价方式,使其与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相符,与学生的心理期待相符。以往的课堂评价着眼于某个体育项目达标,更关注学生体育活动的完成进度。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最科学的评价。
比如,针对体育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除了要求他们完成体育项目学习,达到项目运动标准,还要关注其体育技能水平的提升。针对体质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在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时提出表达,放宽评价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之下,体育教育事业获得了更多支持,当代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之时,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更新个人教学思想和行为,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更关注学生的体育主动性。只有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体育锻炼者,才能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叶惠霜. 核心素养下提高初中学生体能素质训练方法的实践研究[J]. 灌篮,2022(1):19-21.
[2]祁敬云.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体能补偿的练习[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7):56-58.
[3]隋新. 浅析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J]. 中外交流,2021,28(1):701-702.
[4]何杰. 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及策略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53,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