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小学如何进行有效性思想品德教学
作 者:刘建昆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南燕川学区,河北 灵寿 0505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小学如何进行有效性思想品德教学。 道德来自于实际生活,思想品德课堂必须要尽可能贴近生活。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使得小学生能够在体验中认知情感,在行动中接受教育。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有效性;活动;体验;形象性;抽象性
一、让学生参与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德育的内涵
小学有效性思想品德课应该是明理、启智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静止的文字材料转变为动态的鲜活的表演剧本,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学生在表演中感悟其深刻的思想品德内涵。学生的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道德认识在表演中得到内化和提升。
二、让学生进行辩论,在争论中明白德育的是非
小学有效性思想品德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理,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课堂上,如果只由教师讲理,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学生也容易产生思维疲劳,长期下去,产生厌学心理,以后就会对思想品德学科产生恐惧心理,不要说明理了,甚至产生不理智的行为。相反,如果思想品德课堂上,能够让学生开口,说、辩,那将会使道理在说辩中越来越清楚明白,而且辩论的形式,会让学生处在兴奋之中,大家的注意力都会集中于辩论之中,不仅让学生明白道理,而且能够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三、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德育的过程
思想品德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口头的讲解中,应该大胆给予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融入社会之中,去感知社会、感知社区,接触人文,接触自然,将来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生活,而不要做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学生能够进入社会,在社会的大熔炉中进行提炼,才能久炼成钢,做一个有理有据对社会有用之人,将课堂学到的知识、道理,到实践中去运用,从而检验课堂所学的真正价值,检验课堂所学是否能学有所用。如教学《家乡的美国景家乡的人》一课,就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调查,走访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社区,了解自己的家乡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的知名人士,可以拍成照片,制成幻灯片,带到课堂展示,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家乡的特色,感知家乡的巨大变化,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起好好努力,将来为自己家乡添砖加瓦,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热情,从而建设好自己的祖国。
四、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思考中深化德育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们生活中,会越来越多的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如果我们常换位思考,那就会将矛盾减小,化了,社会就会变得和谐,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杀戮,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帮助,更多的友爱。在小学有效性思想品德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思考中深化德育的认识。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五、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形象性教育
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时,要让学生感到形象化,或者说至少要做形象化的准备。因为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总会发现虽然说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但他们的思维水平往往并不完全相同,如果考虑到面向全体,那对于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就必须做好形象化的预案。因为故事本身是用文字来呈现的,如果直接让学生阅读文字,那学生用到的就是抽象思维,学生要根据文字去构建相应的图景,才能完成完整的思考过程。而这样可能会让部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那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改编成一个动画,让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去获得同样的意思。显然,后者更是一种形象化的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当然,对于类似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以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如问题的呈现用卡通形象配以语言发音进行,等等。
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抽象性
1.抽象性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也是必须的,但关于这一点要特别慎重,因为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学生的发展总是指向抽象思维的。因此要在十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尽量去发现一些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机会。仍然以“在公共汽车上”的教学为例,教材上在“在不同的公共场所”这一教学内容中,配了三幅插图,并在每个图上都配以文字,应当说这是一种十分形象化的呈现手段,因此就不需要在形象化上做文章了。
2.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形象抽象互济 在小学有效性思想品德教学中,形象性与抽象性往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为学生不可能在某个知识的学习中全部运用形象思维,也不可能全部运用抽象思维。就算最简单知识的学习,其所用的语言都是抽象性的,而最复杂知识的学习,学生也会自发地将熟悉的内容以图景的形式复现在自己的大脑中,这就是思维的形象性。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而言,教学的重心要放在对教材的分析上,要努力发掘出教材中素材的形象性与抽象性,并结合学生的思维实际,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出现困难时,通过更为形象化的手段帮助学生化解思维上的困难,当知识本身比较形象,学生理解没有什么困难时,要尽量向抽象思维靠一靠,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通过生活才可以发挥力量,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教育。”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通过真实的情感体验之后,自然会将其带入现实生活当中。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不断去感受、思考,能够将自身理解的道德理念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展开,并进行不断的充盈,学生的思想道德自然也就能够不断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