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加强小学低年级段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作 者:胡清宇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江苏 扬州 225215)
大
中
小
摘 要:在小学诸多门学科当中,体育课的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基本课程之一。现如今体育老师如何在日常的体育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意识的教育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全方位的方面地加强小学学生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不但能让老师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减少学生的伤害,还有利于小学体育课的健康发展。所以为了今后老师能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需 现如今,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有效实施,小学阶段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国许多的安全教育者对这一问题已经进入了深入研究。在体育课堂上,一旦学生出现了安全问题,所带来的结果学生、学校、家长都会造成让人难以想象的结果。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应当完全贯彻落实体育安全的管理,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实,大多数小学体育老师在他们的教育生涯当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体育安全问题,面对这种安全问题,我们应当勇于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隐瞒。在日常的体育课堂上制定符合学生的安全制度,从而提升体育课堂的安全程度。 一、思想教育是安全之本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小学体育老师应当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种思想不仅仅是要体现在教师身上。在体育课堂上,由于小学的学生年纪相对较小,安全意识不足,所以体育老师有义务为同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做到每一节体育课开始之前体育老师都要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的了解安全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知道体育课是非常有趣的,同时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虽然体育课可以强身健体,但是如果对体育器材操作不当也是会出现安全隐患的。所以,体育老师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要让同学们知道体育课堂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面对这些隐患学生又应当如何去面对。面对这一问题,体育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应当结合实践课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安全常识。 例如,体育老师在向同学们教学单双杠该如何操作时,在还没开始教学前就应当明确地告知每一位同学,不管是练习单双杠,还是在日常参加单双杠的比赛,他的下面一定要有海绵垫子保护,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身边一定要有老师的帮助下才能进行,如果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一旦有的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后果是无法想象的。除此之外,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在进行各种活动的练习时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学生们之间不要互相打闹,学生和老师在体育课堂上都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纪较小,心智、安全意识都严重不足,所以,在日常的体育课当中,体育老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时刻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异常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心情不好在体育课堂上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有的学生甚至还会产生攻击的行为。体育老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做出合理的批评,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给予表扬。又或者有些学生在体育课当中身体出现了问题或不善于言语表达等因素,例如,有的学生身体不舒服但也不敢告诉老师,这样如果老师也没有留心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每节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体育老师都要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一个体育课都能够顺利进行。体育课堂上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所以体育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多和学生们沟通,在每一节体育课开始之前都要做好宣传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全顺利地锻炼身体。 现如今,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抗压能力都相对较差,所以,体育课堂上要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例如,学生们在日常的训练当中身体失去平衡,要让学生们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又或者学生在高处往下跳的时候,老师要嘱咐同学们要用前脚掌先着的同时再屈膝缓冲,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除此之外,体育老师还应当教会同学们互相保护的方法,做体育课堂上真正意义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和热身运动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一位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由于小学学生的年纪相对较小,都比较贪玩,对一些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而且体育课通常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每一位学生都很喜欢体育这门学科,在满足自己的兴趣同时还能在室外放松自己的身心。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各方面发展都不相同,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比较差,不能完全适应某一项体育项目,所以在学生进行此项目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学生的年纪较小,而且有的同学不善于交流,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判断会出现偏差或者有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却不敢向老师说,这样往往就会出现安全问题。因此,体育老师在日常的开展体育课前,要充分观察、了解每一位同学的身体情况,做到完全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在体育课上发生安全事故。 在课堂上,体育老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运动对学生造成的危害,例如,当本节体育课没有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在开始活动之前,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他们是否穿了运动鞋,运动衣服,还有学生们的兜里是否有刀具等危险物品,同时老师也要对操场,体育器材进行检查,看操场上是否有石头,如果发现,老师应当第一时间进行清除,防止学生们在运动的时候被石头绊脚发生意外。对跳远的沙坑也要进行检查,检查沙坑是否平整,沙子当中有没有体积较大的石子,沙坑当中沙子是否过少等等。最为重要的是要检查体育器材,许多的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海绵垫子等都是长期在室外日晒雨淋的,时间久了这些器材就会出现生锈、腐烂等老化的现象,这些都会留下安全隐患。对于这一问题,老师在每一节体育课开始之前,都要及时检查好这些体育设施,以确保学生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出现意外。此外,如果体育课上老师要教学生们体育内容,应当让学生们在课前进行热身运动,让学生们的四肢都展开,毕竟课前热身运动也是能够安全上体育课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老师要是能够完全做到这些需要注意的点,就可以将安全隐患扼杀的摇篮之中。 四、加强高温天气运动安全知识及生理保健教育 在每年夏天到来之前,体育老师都要及时向同学们普及在高温天气下的运动安全知识和生理保健知识的理论性教育,让学生在炎夏到来之前就养成安全健康的运动习惯,防止在夏季体育课上出现“热损伤”情况的发生。根据运动专家的研究表明,在高温天气下进行30分钟左右的体育运动,学生们就可以适应夏季的炎热环境,这种“热适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实际情况当中,老师在指导学生们在高温天气下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由于小学学生的年纪相对较小,抵抗能力较差,所以,学生们不宜进行强度大、时间长的体育运动。而且在体育课前,老师还要嘱咐学生们带好水杯,浅色着装并且衣服通风透气。最为重要的是穿轻便的运动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们还可以在脸、脖子等一些暴露的地方涂一些防晒用品。以保证皮肤不会被晒伤。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正确的补水方式,在运动前15分钟就要补充300毫升的水,而不是在感到口渴之后才喝水,在运动中、运动后都要适当地补充水分,秉着“多次少饮”的原则补充水分,在饮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出现暴饮的情况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在上课前补充含糖、无机盐的运动饮料。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及时补充水分的良好习惯。 除此之外,体育老师还应当向学生们指导学生们能够识别“昏迷、抽筋、中暑”等高温天气容易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一些急救技能。例如,小明是一个走读生,上学的路上对没有对自己进行高温保护,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自己感受到了眼冒金星、头晕等情况,但是由于害怕和老师交流,并没有将自己的身体情况告诉老师,在上课不久小明就晕倒在地上,老师在发现小明晕倒之后,第一时间将小明移植到阴凉处,解开他的衣服,进行冷敷降热,为小明补充水分,同时用清凉油涂抹在小明的太阳穴处,不一会小明就苏醒了过来。借此机会,老师向全班同学进行了出现昏迷的应急急救技能,向同学们讲授了在中暑昏迷之后还可以按人中、百会、涌泉等穴位,并向同学们指出了每个穴位相应的位置。并且告诉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昏迷者进行按压,此种方法也可以加速患者的苏醒。当稳定住昏迷者之后,老师还告知同学们应当第一时间把昏迷者送到学校医务室,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身体情况,若是学生的昏迷情况比较严重,还应当第一时间把患者送往医院。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自身也应当掌握对突发事故进行处理的机制,能够在学生出现安全问题时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这种做法不但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对学校负责。 五、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其他年龄段不具备的特点,小学生的性格活泼,自控能力差,对日常生活当中的各种新奇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体育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总是运用说服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不容易理解,甚至会感觉到枯燥。对于这一情况的发生,体育老师可以结合体育活动渗透安全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能够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关注自己的行为和动作,从而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 例如,体育老师在向同学们教学跳绳的技巧时,可以先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动作,熟练掌握动作之后,再让学生拿上跳绳进行自主练习。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老师应当叮嘱学生们要保持较大的距离,防止学生用绳子伤到其他同学的情况。此外,老师还应当叮嘱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注意跳绳的速度,不要贪图快,防止意外的发生。如果有同学故意用绳子绊倒其他同学,老师应对这种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么做如果出现意外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从而提升他们的自制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体育老师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能够让学生在体育锻炼当中保证自身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师和学生都要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当中的安全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预防课堂上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都能重视安全事故,那么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还要做到关系爱护学生、处处为学生的安全着想,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就可以让学生安全健康地度过每一节体育课,也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发展铺一条光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J]. 王力.读书文摘,2017(02) [2]怎样上好防溺水安全教育课[J]. 廖镇煜.教书育人,2019(23) [3]课堂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渗透——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 王峰.新课程(综合版),2019(01) [4]成都市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 朱媛媛;朱吕晨曦;查玉;张容;任翔.教育观察,2019(18) [5]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J]. 张冠玉.才智,2018(04) [6]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策略与研究[J]. 李利芳.试题与研究,2020(09) 要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安全知识,这样的成果就要求师生在教授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安全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探究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