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PBL 项目法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意义
作 者:黄道奔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第四小学,浙江 温州 325804)
大
中
小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如何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信息技术PBL项目式教学法,以学生为本、问题导向、目标一致、开放创新的原则很好地解决了落实学科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PBL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意义
一、引言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也称基于问题教学或问题导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为了理解或者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而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完美呈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过程。
二、PBL项目式学习
PBL就是一种以问题驱动学习的学习环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集体(项目小组)中,根据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或活动的愿望(项目创意),对活动的可行性做出决策(是否立项),并围绕既定的目标(项目成果)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自行计划、实施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
PBL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小组,分析问题;协作学习,解决问题;展示成果;总结反思;评价反馈六个模块。
三、PBL项目式教学法的优势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使学生学习具有问题性和参与性。PBL项目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来组织学生学习的,问题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避免了单纯的以线性方式展开教学。比如在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了scratch编程内容,以往我们会先介绍scratch软件的各个模块的功能,每个指令的作用,再由学生运用指令完成某个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枯燥,学生的比较难理解指令的功能。
四、PBL项目教学法在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PBL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践行一个完备的项目而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的教学活动包括小组分工、创设情境、分析解决问题、成果展示与评价等环节。
1、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引领核心素养的形成。
PBL教学法指导下的学习通常以小组作为单位。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发言、思考、合作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学生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外,还承担着各自的职责。指导小组组内按照主持人、记录员、宣誓员、发言人、校正员等分工。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怎么去完成自己的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积极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合作方式。
2、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引领核心素养的形成。
问题的提出是PBL教学法的关键,学生的主要课堂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只有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
教师设计一个主要的问题或几个小问题的设置,激发兴趣,层层深入,突出课堂的目标。
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领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师针可以提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广泛搜集与问题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扩展知识面,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取舍,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与思考,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归纳资料的能力。
4、展示成果,共享交流,引领核心素养的形成。
成果的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直接陈述,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成果展示,也可以根据需要小组成员配合的形式共同展示成果。通过展示环节,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5、评价总结,问题反思,引领核心素养的形成。
评价反思环节是PBL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总结经验、提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评价反思要及时,要根据课上表现好的地方与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并有针对的点评。反思的主体可以是学生小组组内自我反思,教师对学生点拨评价,教师对教学环节落实的反思等多样的方式结合。
五、应用PBL教学法需要遵循的原则
利用PBL教学法驱动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核心问题入手,在整个解决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达到学科素养能力的提升。应用PBL教学法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学生为本原则。课堂中以学生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实际记录天气不同时段的数据,感受大数据的产生。让学生小组讨论作为合作沟通形式。
2、问题导向原则。基于课程目标,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导向课程目标。
3、目标一致原则。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做到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目标一致性。比如在这节课后设计评价反馈表,学生是否了解什么是大数据,
4、开放创新原则。在拓展环节,以多样、开放、创新的原则,让学生多想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小结
加强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进一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教学需要,作为一线教师需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1、教师应该对教材有整体认识,对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及目标做到整体性的了解和熟知。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设计,让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2、教师应学习PBL教学的相关理论,提升自我运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技巧,特别是小组分工,如何指导小组合作。3、在具体实践中注重反思和评价、采取“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不断改进逐渐完善PBL教学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姚丽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指挥教学学院,2017(11).
[2]季成伟.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6).
[3]郭晓萌.PBL对学生解决STEM复杂问题能力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