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单元教学在高一历史课中的运用
作 者:郑亚莉
(甘肃省景泰县第一中学,甘肃 白银 7304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更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也成了当下教育中教师所需要更新的教育理念。大单元教学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以单元知识为内容进行重构,并且能够依据单元内容制定出对应的教学计划。在能够明确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创新教学方式,以此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本文将从大单元教学理念这一角度,对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大胆提出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教学的有效运用策略,能够为其他教师同仁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历史教学;运用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历史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地利用大单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培养。采取大单元教学方法能够打破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建立具有科学性与整体性的历史知识结构,实现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一、大单元教学在高一历史课堂运用的必要性
(一)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打破传统的以成绩为上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我国的高中课程的主要教学理念是立德树人,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尤其是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在学习中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以及史料的实证能力。这些是历史教学中学生所需掌握的学科素养。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大单元教学能够将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帮助促进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是统编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的历史教材也进行了重新编写。在最新采用的统编版本教材相比传统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所采用的教材,在进行编写的时候往往是依照主题式进行编写。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按照教科书的单元以及课时进行顺序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忽略了历史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性。而新版统编版本教材的编写方式则是围绕历史的核心素养来进行编写。因而,在进行统编版本教材的教学时,教师要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积极设计大单元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完场统编版本的教学。
(三)是对接新课程体系的要求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大都是以基础必修教材为主,辅助以拓展性的选修教材。相比于传统的教材版本内容,新版统编版教材的设计是以单元主旨为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的课程体系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进行单元的主题教学。一方面,是对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在教学中,能够通过知识点的层次性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总知识框架的构建,也是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教学策略
(一)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能够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一环,确定好教学目标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指引方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单元目标的确立需要结合实际的课程标准,能够设计全面的、分层的教学目标。同时,要能够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教育的总目标。以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发展。
例如,在统编版本高一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六单元以及第七单元的大单元目标设计。在这两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涵盖了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时期的发展状况,在课堂中学生无法对这一阶段的内容进行全面理解与掌握。因而,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目标设立的时候,要能够依据各单元的知识体系,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需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整体上把握教学方向,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1]。
(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
在新版的统编版本的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框架设计时,针对课本单元逻辑衔接薄弱的情况,教师要能够大胆打乱原有教材的编写顺序,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能够使得单元的逻辑框架更为合理。从而能够帮助教师对于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合理排序,能够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大单元知识结构框架。但也要注意,对于单元本身就具有强大的逻辑顺序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框架设计的时候也可以直接采用教材的标题来作为大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主题。从而完成教学内容的单元内容框架构建。
例如,在进行高一统编版本教材必修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针对近代的侵华战争以及我国的反侵略战争这一部分的教学。在进行大单元内容教学构建的过程中,能够对于教学内容按照历史逻辑进行教学重点的梳理。例如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能够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基础的认知。再通过多媒体手段的有效使用来向学生展示侵华战争以及我国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所学内容。除细节逻辑外,教师在进行逻辑思维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时间点的模式。能够将某一时间段按照政治、经济、军事三个维度进行展开。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这三者之间的互相影响的作用,能够从大单元整体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素养的建立[2]。
(三)有效运用教学策略,创设大单元教学情景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能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大单元教学结构内容的构建下,以促进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如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创设具有明确教学情景来帮助学生构建大单元知识教学框架。同时,在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时,教师也要能够注意教学单元学习中的知识点的侧重点。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由此,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为历史的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在高中大单元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学生在大单元教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云数据,更好地实现历史的交叉学习。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本《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该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从中华文明起源开始,到秦汉统一时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去引导学生搜集历史数据,并且能够对搜集到的历史证据进行分析,得出秦汉的统一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根基。在这样的情景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历史素养。除采用情景化教学外,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时候也能够注重教学知识的侧重点。依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在进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需引导学生针对该部分的重点知识点内容进行框架梳理,将知识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开,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那么,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依然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发自己的云平台,通过向云平台上传具体的教学课件以及优秀的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的日常历史学习,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历史思维[3]。
(四)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大单元历史教学而言,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活动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历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科,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人的评价都会有所不同。[4]那么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确定明确的主题,在大单元主题的引领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能够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来帮助学生探究理解教材中的学习要点,能够在进一步的合作探究中去完成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设立不同小组之间的对抗赛。以小组为单位,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综合小组成绩进行排名,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大单元的教学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历史知识的梳理也需要学生间的彼此合作。
例如,在进行《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能够确定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那么接下来教师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能够引导学习小组去结合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本单元资料的搜集。在民族统一的大主题背景下,涉及到文明的起源、社会创新、文明创新与传承以及文明的巩固与发展等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几个主题知识点进行小组单元探究任务的设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将小组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现,例如绘图、情景表演,再现历史、文化小故事等方式进行展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起学生大单元教学任务完成的积极性,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培养。
(五)转变评价方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考核
在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也是万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而能够针对教学内容策略及方式尽心及时地调整。教师在大单元模式下进行教学评价要能够采用更全面、更开放的问题对于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例如,在统编版高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中,教师在进行大单元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设计单元课堂联系对学生进行检验,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达成。除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拓展评价方式,如讲解自己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自己有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哪些。通过这样的需要学生进行历史逻辑思考的考核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时空观念的培养、史料的搜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进而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历史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5]。
三、结语
历史的教学离不开宏观的整体认知与叙事,进行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以小见大,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教学设计者、参与者以及组织者的角色作用,能够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能够为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培养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条件,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维珍.挖掘教材有效主题,推进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以统编教材必修(上)中国古代政治为例[J].教学考试.2023(08):18-21.
[2]李慧,葛茂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以《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的单元教学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2(26):99-102.
[3]鲁树宝.基于“大单元”思路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教学尝试[J].江苏教育.2022(51):16-19.
[4]赵启佳.基于高中历史学科唯物史观下的大单元教学应用与策略——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2(26):54-55.
[5]周华锋.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2):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