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专英语教育模式的思考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专英语教育模式的思考

作 者:刘春红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摘   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中,许多英语老师认为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依靠专业课的讲授,和英语等公共课程关联度不大。这势必影响英语的教学成效,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成为其职业能力弱点。所以,有必要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生就业;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模式。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各个行业、领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有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职业岗位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公共英语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高专教育必须要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
1.就业导向与高职高专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关系
高职高专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但是不能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当作检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接受高职高专教育,获得的就业能力不应只指操作或动作技能,而是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就业能力的综合概念。高职教育要体现可持续的就业能力,仅靠高职院校设立的专业课程是无法完全达到的。一味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忽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和运用,只会导致学生全面素质差,专业技能无法正常展现,在就业面前无所适从。
2.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现状
2.1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是几乎所有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后不仅要从各个方面补差,而且必须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就业时所需要的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才能够在涉外交际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学习动力不足是高职高专学生的通病,学生中存在缺乏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正确的人生观,认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2.2 师资力量薄弱,职业教育能力欠缺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仍把守着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简单的认知过程,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了知识,却无法运用。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也认识不清,不能把英语教育与就业导向相联系。同时,因为高职高专院校扩招和人员编制紧张,导致师生比例减小,双师素质教师人数严重不足,职称学历比例结构失调。
2.3 教材缺乏针对性,没有体现岗位需求
现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采用的英语教材。在生活化方面是比较优秀的,涵盖了校园文化、求职、帮助、邀请等生活场景。但面对高职高专教育突出职业、专业技术的特点,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就业的需要,这些教材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现行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只能用来提高学生的普通英语水平,对所学专业的英语能力提升帮助并不是很大。
2.4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观念未达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0的高职教育要求。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忽视了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特点,忽视了人才教育要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没有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没有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
2.5 考核方式落后,不符合就业的需要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教学计划中规定英语为考试课,而且基本以笔试为主。通过一张试卷、一整套标准化试题,来衡量学生英语的学习状况,并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和就业的参考 ,忽视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真正意义,忽略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学有所用。
3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模式
3.1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大对公共英语教学环境的投入,建设现代化教学平台,优化各种教学资源,促进公共英语教学形成更加真实立体的职场语言环境。要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真学、巧学,不断改进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贯穿进行就业前的英语求职技巧和健康心理指导。
3.2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编写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
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社会对所教专业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的使用英语教材,力争做到公共课不共同。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育要建立基础知识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学校在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公共课本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情况编写校本或专业本。
3.3 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就是要通过模拟工作过程,是学生真实体验职场环境,使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强职业的体验与理解,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作为高职英语教学要紧紧围绕/能在某公司用英语完成具体的工作过程这一英语学习目标的定位,把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群进行细化,根据业务工作和生活场景划分为几个具体工作过程。根据完成这些工作过程需要的岗位能力,开设相应的课程或教学单元。这样基于工作过程能力要素的定位来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
3.4 完善高职英语教学考评办法
保证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其教学质量的科学正确的评价方法。就高职英语教学评价而言,要进行课堂评价、课外评价、测试评价三个部分。课堂评价占20%。课外评价占30%。测试评价主要是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这个方面占50%。评价体系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起着教育、导向和发展功能,不仅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香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研究[J].内江科技, 2009(3).
[2]王 芳,王西银.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