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研究
作 者:周丽君
(长沙市望城区建筑市场和建筑材料站,湖南 长沙 410200)
大
中
小
摘 要:目的 探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激励机制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就现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方法 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激励机制特点和现状展开分析,重点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结果 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存在工资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缺陷、晋升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培训机制流于形式等问题。 结论 完善事业单位单位人事管理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工资薪酬激励机制、晋升机制和培训机制的缺陷,需要在处理工作中更加公开和透明,均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单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有效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激励机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行政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对人事管理的要求提升。完善人事管理中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帮助事业单位实现人事管理水平的提升。但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激励机制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尚存在一定缺陷,没有有效发挥激励机制价值,人才培养落后和人才创造力不足。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创新管理模式,落实薪酬激励,引进优秀人才,建立晋升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关注员工自我成长。运用科学的理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通过落实具体的激励制度保障员工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实施激励机制的意义 (1)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事业单位进行人事管理的创新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础,人事管理创新过程中需要规范管理手段,根据本单位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制定符合实情的人才梯队建设。如果人事管理激励机制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后续工作难以开展,管理维度和管理水平受到影响,岗位流程混乱内部工作效率下降,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递减。 (2)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励机制在人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配制人力资源促进整个单位的资源整合,将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岗位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消除传统模式人力资源不足或浪费的现象。通过实施激励机制推动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保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提高人事管理水平。 (3)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事业单位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员工安全感的来源之一。对事业单位的骨干和关键岗位职员给予倾斜性的支持,可以激发其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使其拥有主人翁的意识,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投身工作中去。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涉及单位整体利益的重大项目需要让员工参与进来,更加全面的了解单位的运转,切实感受公平和公正的考核氛围,体会单位对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的关心,提升他们对单位的归属感[1]。 二、现阶段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工资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缺陷,工资薪酬是每个单位员工普遍关注的问题,事业单位传统的等级工资制度忽略了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分配奖金时也受到岗位限制,年轻员工多数职称不高,分配奖金或补助不多。多数员工大都遵循常规的流程评定职称,极少数的员工因为重大贡献破格提升,而职称和员工的工资薪酬息息相关,大部分新入职的年轻员工往往不会有很高的职称,导致年轻员工工作热情下降,而年龄较大的员工职称较高,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下降也不会影响工资薪酬,导致老员工在岗在职却有提前进入退休生活的现象[2]。 (2)晋升机制不够完善,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让员工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大部分事业单位在晋升机制中采取论资排辈的方式,导致对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得不到晋升,原有高职称的员工可能存在熬资历的现象,不利于单位内部的和谐,引发内部矛盾,员工的自我价值没有实现,传统体制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3]。 (3)培训机制流于形式,培训机制可以帮助员工更好的找寻自我价值,提高高层次的能力和素质。部分单位缺乏培训激励机制或是在培训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员工缺乏制度上的引导和支持,容易导致培训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奖励,是培训激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意义,过于形式化[4]。对事业单位里真正需要的员工开展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发挥员工的个人价值,更好的服务于单位和集体。 三、完善激励机制的策略 (1)建立公开和透明的激励机制,公平公正是一个工资薪酬激励制度的核心,提升员工对薪酬制度公正性的认知,让员工树立起努力在自身岗位发光发热就会得到相应回报的理念,充分调动起员工热爱自身岗位的积极性,努力为单位的发展奉献自己。此外,单位需要对员工开展调查,调研员工自我需求,了解不同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意愿,并展开划分,采取不同的工资薪酬管理制度,在不同阶段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真正发挥激励机制的价值。注重重大贡献和优秀人才的薪酬分配倾斜,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吃大锅饭的现象。在评定职称过程中,既关注员工的工作年限同时也要关注员工的工作能力,保证职称评审的公正和公开,提升工作水平。重视基层岗位员工,调动起积极性。 (2)均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以往工作经验中看,单一的物质激励并不能完全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容易出现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质量下降的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在注重物质激励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员工的精神激励。事业单位需要创新精神激励的方式,通过召开表彰大会、评定先进个人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将先进个人和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事迹在会议讲话和培训工作中加以宣传,营造学习优秀员工的氛围,既可以鼓励先进员工也可以对其他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保证激励制度实施的有效性[5-6]。 (3)结合单位需求和个人需求,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需要在单位的实施和员工的配合下完成,发挥其真正的效用。事业单位需要调研员工在不同时期的成长需求,为员工制定阶梯式的晋升方式,让员工可以看到自己的晋升道路,将自身发展与单位发展紧密结合,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最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为工作服务[7]。事业单位要想实现有限的激励机制,就需要对员工的心理需求展开分析,通过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让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自身发展和单位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更稳定的发展,但当前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工资薪酬激励机制、晋升机制和培训机制的缺陷,需要在处理工作中更加公开和透明,均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单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有效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7):112-113. [2]曾慧.浅析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229. [3]李静怡. 新形势下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思考 与实践—以天津市质量管理研究所为例[J] .办公室业务 ,2017 ,(22) :46-48. [4]姚胡蕾,张琦,王海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1):55-57. [5]屈皎龙.公益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绩效激励机制探究核心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23):43-45. [6]牛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激励机制运用的不足与改进[J].人才资源开发,2022(07):38-39. [7]谭真,陈志龙.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22(02):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