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及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及反思

作 者:周 瑶 (郎溪县第四小学,安徽 宣城 242100)

 

 
摘   要:本文从准备英语阅读课出发,结合2022年英语新课标,通过预设、授课、反思等环节,梳理完善课堂流程和细节,领悟如何上好一节小学英语阅读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和体验。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新课标;实录反思;经验总结
一、教学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而阅读是实现这些能力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相较之前从7项增加到了13+3项,阅读课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课堂预设
教师选择了人教版PEP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en is the art show?中Read and write部分Two new kittens作为教学案例。这一课题材新颖,既是日记,又考察了学生对序数词的把握,新的生词如kitten,still,open,walk涵盖了名词,副词,形容词和动词。内容涉及到了when(时间),what(行为),how(怎样)。句型包括They are...They have...They can\can’t...因此内容颇有难度。
三、教学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够听懂日常生活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在写方面以写单独的句子为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的三维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能在语境中理解生词的意思,能运用日期表达法来交流并完成句子的书写活动。2.能力目标:学生能读懂日记并仿写例句,能在合作探究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3.文化意识:学会珍惜小动物,懂得生命的可贵之处;了解日记的书写格式,学会用日记记录身边的事。
四、授课过程
教师通过世界动物日引入今天动物的话题,自然的由时间过渡到动物的主题。接着教师提问“Do you have a pet? What is it?”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这个问题的抛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起思考,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一些动物幼崽的单词导入今天的主题“Two new kittens”。教师让学生带着“What type is the text?”的问题进行文章的略读,得出“diary”的结论后上黑板依次贴好日期,通过提问请学生在黑板上按成长状态贴好小猫成长的图片,通过图片得出阅读中的第一个tip:Pictures can help you read!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精读第一篇日记,提出两个问题:1.What are they like? 2.What can’t they do? 学生回答后教师完成板书第一幅日历的“What”和“How”关键词的贴图,其它的三篇日记教师带领学生精读,并由学生完成板书上的贴图,得出阅读中的第二个tip:Key words can help you remember.
完成略读、精读后,操练部分教师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复述日记,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英语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与交流方面能够围绕图片内容或模仿范文,写出意思连贯的话。这节课的难点是仿写日记,为此教师首先给出一篇描写小猫的日记范文,指出这篇日记是从date、age、appearances、abilities这几方面来写的,并给出这节课的第三个tip:Classifications can help you write.
为弥补学生现实生活中观察的不足,教师播放了几只小猫日常生活的视频,配合语言讲解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小猫的状态有了直观的感受,随后安排学生根据视频仿写小猫的观察日记。教师给出了可供选择的词句降低写的难度,并给出了一些实用的tips,让学生规避首字母小写,忘记空格,不打标点符号等常见错误。有了充分的铺垫,学生们大多完成的不错。
情感教育部分教师告诉学生们“Diaries can help us observe life, record life and keep good memories. So we should cherish our life.”
在最后的作业布置部分教师依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布置一星级作业:熟练朗读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日记;二星级作业:写三个月以上的小猫的观察日记;三星级作业:画本课的思维导图。
五、反思和解决措施
本节课课堂环节设计全面,从课堂进程和学生课上完成情况来看,总体比较成功,符合新课标语篇知识内容中“利用语篇的标题、图片等信息辅助语篇理解”的要求;语言技能——理解性技能“借助图片、图像等,理解常见主题的语篇,提取、梳理、归纳主要信息;概括语篇的主要内容,体会主要信息之间的关联”的要求,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下面将从环节过渡、课堂板书以及作业布置三个方面阐述:
(一)环节过渡
本节课由读到写的环节缺乏话术过渡,课堂流程相对生硬不够流畅,教师应该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过渡。例如提出“After reading,do you know when their eyes are open? When they have white fur?”,就可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一节好课除了过程清晰、环节紧凑,每个环节过渡自然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听懂、听的轻松。
(二)课堂板书
在板书的颜色方面教师可以让每一竖行或横行颜色统一,少使用跳色和亮色多使用饱和度低的颜色增加板书的美感,此外统一形状的贴片在黑板上会更协调。教师可以课前在日历中画好格子,让学生把每个贴片贴在格子里,可以实现整齐和统一的效果。
(三)作业布置
本课作业布置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且从学生作业反馈来看,完成的较好。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可以做进一步的优化。新课标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劳动习惯与技能,让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并善待生命。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可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在学校设立的班级“小菜园”里种植蔬菜植物的作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植物从播种、发芽到长成的生长过程,写好后在班级比一比哪个学生写得最好。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亲近了自然,更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乐趣和收获。
以上便是这次阅读课案例的全部内容。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教师与学生的学习之旅,案例分析和反思就是旅途中必不可少的补给和休整,《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实施其实给了教师更多的机会去发掘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漏洞,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寇翠荣.怎样把英语阅读课真正上好[J].文学教育(下),2014(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