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作 者:赵 涛 宫阜至 (哈尔滨锅炉技工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6)

 

 
摘   要:中职生他们对于文化课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由此,学生在职业学校中进行文化课以及专业课的学习时也会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在中职学校中,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课,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在课堂中的探索欲望,认真听讲记笔记,从而能够有效增强课堂的教学成果,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有效性
受传统思念的影响,很多父母都存在“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这样的传统思想。在他们眼中,认为孩子应当是先上一个好高中,再去上大学,最后找一个好的工作,这样才算完整。还会有一些家长认为中专不如普高,这种社会歧视引发了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社会现象。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好的发展方向,每个学生的发光点以及所擅长的领域都不同。由此,教师应该开展高质量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课堂教学。
一、加强学校教学设施建设
职业学校应该响应国家正常,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以及教学设施建设,让职业学校的各专业孩子都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实践机会。实践出真知,对于机械专业的孩子来讲,在学校的学习中想要获得这种亲身考察实际操作能力的机会,学校的基础设施很重要。就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来讲,机械类的教学基础设施无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提供很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课堂教学也大多数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1]。例如:机械类作为一种考察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来说,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直观的体验,多增加一些机械设备,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机械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孩子们日后的实际操作很重要,但理论知识仅靠教师的讲解可能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由此我们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开展机械类的基础理论知识时,要转变教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讲课,主动与学生在课堂中沟通交流,及时调整一下教学的进度。此外,学校也可以为学生开展机械类专业的学习讲座,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为自己的以后发展慢慢铺路。教师不只是要传授学生们知识点,还要教导学生们做人的道理,让学生们用成绩逐渐改变“中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这种不良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逐渐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贯彻“做中学,学中做”职业教育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开展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时,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对于机械类知识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根据要进行教学的知识点以及这一章节的特点,在课堂中为学生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学习者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听觉型学习者,一类是视觉型学习者,还有一类是触觉型学习者,在这三类中,我觉得最后一种触觉型学习者相较于前两类更加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2]例如:在进行“曲柄存在的条件”这一节课的内容时,这一知识点涵盖了大量的偏理论性的知识,若是在讲课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一味的理论知识灌输,则很难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用曲柄存在的条件来举例,一共有两个:一是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二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此时,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实践的工具,让学生分成小组动手制作。在上课前先动手制作一个铰链四杆机构,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图钉,小刀,直尺等。在开展真正的实际操作之前,我会为学生展示我的“作品”,让学生观察这个东西的运动特点,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小组内协商动手制作,操作完成后每组派出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当学生展示结束后,可以借此机会去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小组做出来的是否一样或者每个小组他们的杆的长度是否相同?再或者,让学生去思考当杆的长度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有曲柄呢?课后还要为学生布置作业练习,对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
三、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无论是大到一个星系,还是小至一个原子,其本质都是一个个的系统,而框架就是对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因此,有目的地运用框架来思考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层次地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加高效地去学习新知识以及技能。构建知识体系,让孩子在课堂中所收集到的有关机械类的知识有一个归处。[3]例如:在课堂中为学生讲授机械传动中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用“绪论”中的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举例,他与平面连杆机构中的铰链四杆结构、曲柄滑块机构的相互关联,但这几章的课堂教学不会连在一起,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他们普遍存在学完就忘的现象。由此,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每次上课讲新课之前要设计一些关于上节课所讲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在课堂中通过所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引出这一节课所要讲解的关于机械类的重点内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串联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当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碰到了较好的素材,就会联想到它是属于某个领域里知识点,从而将新知识储存到与其相对应的知识体系当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以后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还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发展。作为教师,在开展机械类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点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起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给学生们一个轻松的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提升在专业课堂中的积极性。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中职的孩子一定要为了以后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去奋斗。
参考文献
[1]薛微.“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3(01):37-39.
[2]卓健燕,李程,文志刚.合作课堂理念指导下机械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2022(26):113-116.
[3]张玥芳.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0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