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研究
作 者:杨翠翠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武清 301700)
大
中
小
摘 要:红色文化是我们展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传统的珍贵文化资源。在当今形势下,更加突出了它的先进性。高校在宣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弘扬红色文化,又要对其在实践育人中的价值进行深刻的探讨,思考红色文化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高校实践育人以及红色文化的内涵,之后分析了高校院校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必要性,最后讨论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实践育人;融合策略
前言
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使命,它是一种充满了革命精神的文化形态,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需要积极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先导性和精神动力,高等院校也要深入挖掘、研究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和实践育人相结合,推动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传播,提高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青年。
一、高校实践育人以及红色文化的概述
(一)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育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价值导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只有深入社会,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塑造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育人是创新高校育人方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手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围绕“红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宗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践育人创新模式,从政治素养、精神品质、道德情操、高尚人格等方面培养塑造学生,推动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促进勇毅笃行。
(二)红色文化的含义
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民主革命、再到新民主革命,我国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的正途。红色文化既是我们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又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红色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革命文化了,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追求先进文化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新时代更要充分探索、研究、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将其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革命精神的良好传承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人民在风雨中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将红色精神融入实践中,有助于大学生们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能够不断的砥砺意志品质,滋养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志愿奉献精神,也能找到人生正确的价值方向,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和使命的重要载体,它以生动的历史记录了革命前辈们的崇高理想、高尚的品格,阐释了他们的伟大业绩和历史贡献,这是革命先烈们的爱国情怀,也是他们坚定的政治信念。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素养
德育的核心是德育的实践性,大学生必须走出校门,感受真实的人生,强化自身的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践行自己的道德准则。红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力量,是提高人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文化资源。如果将红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要素与高校的实践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寻求红色文化和实践育人融合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要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寻找融入实践育人的新视角。首先,深入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充分发挥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体验。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区域革命的历史符号,是一种传承和深刻的文化资源,可以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红色文化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发展;同时,通过对地方红色文化的深入学习,可以发现它与其他地方的差异,从而形成一种小型的、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红色文化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的实践育人质量。其次,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收集,建立学校的红色研究资源,促进学校在校园内的红色文化建设。高校在实施“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与资源,充分重视红色文化的搜集、整理,从政治、经济、人文、教育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红色文化和实践育人体系的融合的方式。
(二)构建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平台
实践育人平台是课堂教学以外的重要教学载体。大学生实践育人平台由大学生社团、学生会、团委等组成,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可以建立相应的平台。首先,成立“红色文化学习研究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与之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在学生中充分发掘对红色文化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并引导周围的同学参加红色文化的学习,还要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演讲”“重温革命历史”等活动;其次,组织同学们走红色路线,重温红色精神。在参观革命老区、看望革命前辈时,要使同学们怀着学习的目标,对每一次活动进行有效地规划,从调研、实施、分析、总结四个方面把握学习的方向,并对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思想动态,逐渐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组织学生参加诸如听先辈故事、红色文化巡演、重温革命历史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在组织、宣传、实施过程中的个人能力。
(三)丰富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活动形式
高校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红色文化的实践形式。一是以实践为基础,开展红色主题教育。高校可以从学生专业、兴趣等方面,寻找红色文化的切入点。比如,在特殊的节日期间,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们重温红色历史、讲红色故事,把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专题班会是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方法,以专题班会为中心,以讲解生动、形象的典型事例等形式,使学生在生活中从细微之处体会、实践红色精神。二是要在校园内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实践。在高校教育中,将教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通过调研、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实地调研。比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遗址、重走红色线路等,使学生感受红色精神,并受到思想的洗礼。通过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服务奉献意识,传承红色精神;三是利用“双创”的形式,把红色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创新创业中,学校把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还可以为大学生创造的精神动力。
(四)积极营造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是要把红色文化深深地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可以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公众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师要重视用图片和声音、影像相结合的新媒体方式,使讲解的内容可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而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从而形成红色沁润、铸魂育人的良好氛围;三是各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以“红色”为核心的“红色”教育队伍。高校既要建设一支专业的红色文化传播队伍,又要建设一支以学生为主的志愿服务传播队伍,例如,学生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学生摄影协会等。
结语
总之,实践育人既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实施高校实践育人的过程中,要以红色教育为主要途径,以红色文化塑造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服务与奉献精神,坚定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提升政治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个体高尚人格。
参考文献
[1]魏全红,王涛清.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实践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4):65-69.
[2]徐连应.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2):162-165.
[3]陈凡,胡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21,23(02):65-68+85.
[4]宫长瑞,杨榕.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微”路径[J].沈阳干部学刊,2021,23(01):50-54.
作者简介
姓名:杨翠翠,出生年月:1994年3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职称:助理政工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天津天狮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