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作 者:韩一苇 (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8)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已经分解与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重视大单元教学策略的使用。依托部编版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创新的编排方式实施大单元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抓住语文教材中的各个要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诸多学科能力,有助于学生个人语文学习过程协调性的提高,还能让小学生具备全新且全面的语文学习体验。

关键词:语文;大单元;教材;内容;整体
前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往往基于一个共同的主题或共同的写作内容、思想情感与表达方式。教材内容编排上的创新,让每一个单元的整体性和独立性大大提高。无论是课文的编排,还是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模块的设计,都具有单元化特征。将大单元教学策略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学生有机联系教材之内的内容,提高个人学习效果,促进语文学习思维的清晰化。
一、在备课中落实大单元教学策略
将大单元教学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将单元作为教学单位进行备课。只有整体化备课,才能为之后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备课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小学语文备课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每一篇课文作为独立的备课对象,写教案,设计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备课思想,放眼整合单元,关注每一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将课文学习和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更要重视课内外教学内容的衔接,让大单元学习活动中内容包罗万象,方式灵活多变。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和个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备课过程中做到内容上与教学活动上的去粗取精,使适合于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充斥整个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首先,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读部分备课。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前,教师一定要先明确单元的课文内容整体教学目标,而非在单元内再将每一篇文章分割开来。做好单元导读,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把握整个单元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像在针对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进行备课时,单元内有古诗三首,即《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样的教学内容。三首古诗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关,三篇阅读文章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就相关。结合这样的主题,教师要通过课堂导读的有效设计,让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用一个与中国传统节日和艺术成就相关的小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基调。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更多的课外主动拓展,能够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产生语文学习信心。其次,教师要在备课环节梳理好单元内每一篇文章的教学要点,找出其相关的内容。像本单元中古诗与阅读文章的共性,便是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传统文化成就,都属于传统文化范畴。最后,教师要关注拓展型和综合实践活动模块教学的设计。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学习的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利用这一主题,设计符合小学生审美需求和参与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像利用与教学时间最相近的传统节日,组织一次具有极强传统意义的节日文化活动,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优化,更能让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二、在课型开发中落实大单元教学策略
在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单元的整体内容,本着多而不杂,多而不散的原则,让更综合化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中,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每一个单元内部都有单元主题和课文特征,所需要的教学手段和课堂形式也是不同的。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灵活应对教学任务,避免一刀切。不能够按照统一的模板去讲解不同单元的内容,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致下降,使大单元教学的优势难以体现出来。
像在五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单元内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结合文章的主题-父母之爱,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式教学法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利用《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这两篇,与父亲、母亲密切相关的文章,促进学生结合个人生活,选择精彩片段,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学生借助单元内文章展示出的情感倾向,在个人生活中搜集课本剧表演的素材。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展示个人生活,同时展示个人表演和语言上的优势,使学生在情境内课堂中收获语文学习的乐趣,接受并乐于参与大单元教学活动。
三、在要素联合中落实大单元教学策略
在每一个单元内都有阅读课文、课后习题、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等不同的教学要素,这些教学要素对应着小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探究单元教学内容中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字词句学习、阅读写作学习、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更加连贯。在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学得语文基础知识,获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大单元连贯性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从教学准备环节入手,开拓不同的课型,加强多种要素的联动,让小学生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能够建立语文学科整体学习意识。从其中的识字认读开始,到之后的综合理解、要素结合,将大单元教学理念贯穿到底。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助于教材新功能的发挥,更能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连贯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诗炜.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0):54-56. 
[2]韩笑. 刍议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4):109.
[3]刘玉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