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优化大班幼儿游戏评价的策略研究 ——以民间游戏舞龙为例
作 者:吴 悦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中心幼儿园,江苏 无锡 214000)
大
中
小
摘 要: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自主独立游戏的能力,游戏评价能让幼儿更清楚的认知游戏、经历游戏、体验游戏,并在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水平方面得到提高。对舞龙游戏活动的评价,是为了掌握幼儿在开展民间游戏舞龙的现状,提高舞龙活动开展的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评价;舞龙
本文将以舞龙为切入点,针对大班幼儿游戏评价走过场、搞形式、做样子、不作为等问题提出“四大优化策略”:第一,“三顾式”灵活时机策略保障评价的时间平台;第二,“三体式”多方互动策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第三,“三梯式”多元载体策略丰富幼儿的评价方式。第四,“三面式”全面均衡构建幼儿的评价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舞龙是一项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但在实际开展活动时我们发现在舞龙游戏中的评价环节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问题一:走过场——评价时机固定
游戏活动评价时间固定,教师不重视。有些教师在活动结束后简单地走个过场,总结几句就收东西回教室了。不注重游戏活动的评价,往往就错失了活动评价的大好机会。
问题二:搞形式——评价主体偏差
游戏活动评价幼儿参与少,缺少儿童立场。《指南》中指出游戏活动的评价者有教师与幼儿,而实际开展活动时评价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对游戏进行总结性评价,或点评个别幼儿的优点与要改进的地方,浮于表面的表扬与批评。
问题三:做样子——评价方式单一
大班游戏活动评价大多数都是以谈话形式,用语言来描述游戏过程以达到评价目的。而幼儿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能力弱的孩子在评价环节中忘了其中的一些细节与问题;二是幼儿总结归纳的能力有限。
问题四:不作为——评价内容空洞
在活动结束后多数教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今天玩的开心吗?”等封闭性问题。这样的游戏评价往往体现着教师的不作为与敷衍,缺乏自觉开展游戏全过程的评价意识和能力。
二、优化大班幼儿游戏评价的策略实践
(一)巧设灵活时机策略——保障时间平台
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灵活时机策略就是在时间设计上赋予了幼儿更多的弹性空间。
1.游戏前回“顾”——梳理已有经验
舞龙开始前,班级内开展“小评委”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回忆上一次的舞龙内容,重温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热点。
2.游戏时常“顾”——提炼关键经验
舞龙进行时经常会有幼儿热情地邀请教师去看他们的表演,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亮点,并给予肯定和回应。
3.游戏后稳“顾”——内化新增经验
舞龙结束后进行的集体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全体幼儿梳理游戏新经验,了解幼儿游戏时遇到的难点,以推进下一步舞龙游戏的进行。
(二)促发多方互动策略——激发参与兴趣
不同的实践主体对游戏价值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1.个体自评——尊重差异,自主参与
在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小组长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评,或是讨论交流、个别交流的形式进行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介绍自己组内舞龙角色的分配过程、舞龙时用到的招式动作、舞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
2.他体助评——梳理经验,总结提炼
在活动评价时,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幼儿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经验的提升,而不是碎片化地反馈幼儿的行为表现。
3.团体共评——肯定自我,快乐共享
利用“一起长大”平台,家长及时关注到幼儿舞龙时的活动表现,作为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家长群体在互动平台上为幼儿行为点赞,肯定幼儿行为并给予积极评价,使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都能获得积极正向的发展。
(三)创造多元载体策略——丰富评价方式
通过三“梯”式实践体系多元化评价方式,以多态形式丰富幼儿的评价方式,推进幼儿主动式进行游戏评价。
1.样态化作品
幼儿在舞龙时的精彩瞬间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的形式留存,而计划—工作—回顾可以通过表征画的方式保留,幼儿在教室内进行游戏评价时可根据以上内容进行回顾。
2.动态化行为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动态行为是游戏评价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像样态化作品那样定格不变,而是幼儿的动态体验过程。幼儿在每次游戏后通过记录问题的方式,梳理建构经验,提动作技巧,制作网络图的方式还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内态化体验
内态化体验注重幼儿对自己获得的、从同伴处获得的游戏经验进行整合、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幼儿尝试梳理、提炼自己对游戏的思考和想法,并通过表征、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进行游戏评价表达。
(四)构建全面均衡策略——完善评价内容
通过三“面”式实践体系构建全面均衡策略,不仅要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社会性的发展进行对应式评价,还可以针对舞龙不同招式的动作技能关键经验,开展图表式评价;教师通过活动总结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1.关注幼儿交往情况——促社会性发展
每个幼儿都有多面性,不应以是否达到活动目标为唯一评价标准。伴随着游戏的发生,教师要及时关注到幼幼之间的互动,客观地评价彼此的行为并给予强化,在集体教育中将个别经验迁移到集体共享,共同内化。
2.关注动作技能发展——提炼关键经验
评价过程帮助幼儿交流信息、汇总问题和总结经验,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师幼共同梳理,一起整理舞龙运动相关核心经验及动作要点。
3.关注教师活动反思——审视活动发展价值
教师自我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让教师从原有教学经验中走出来,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是融合活动预设、观察、记录、反思和行动的总结性过程,同时重新审视活动的价值与发展方向,以便下一次活动的有效开展。
通过“四大策略”的实施,幼儿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吸纳他人的经验,不仅在表达能力上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顾芳芳.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评价策略[J].山海经:想象作文(下), 2015(9):1.
[2] 陈婉婷.优化中班幼儿游戏评价的策略研究——以户外建构游戏为例[J]. 儿童与健康,2021(10):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