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作 者:吴玉华 (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初中,江苏 如皋 226500)

 摘   要: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分层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学生、教学目标、课后作业等分成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分层教学是符合学生的差异性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老师要做好对学生和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分层,根据分层情况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因材施教前言
现代教育要求的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知识储备和成长背景都是不同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所以,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层次里获得成功,特别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能够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同时对教学目标和课后作业等也进行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学生分层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和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快,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差,学得慢,所以,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的层次。A层次是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可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仅能够主动完成老师不布置的作业,还能自己进行课外练习,同时还能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B层次学生,成绩处于中等的学生,他们基本可以把握基础知识,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但是缺乏一定的拓展延伸能力,对于有难度的问题还是无法独立思考完成;C层次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题目,而且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差,需要老师的监督和督促。在进行座位安排时,老师要考虑学生的分层情况,合理分配ABC三个层次的学生,保证每个学习小组内部都可以优势互补,能够交流学习。同时要注意,这种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进行调整,也可以设立竞争机制,进行层次之间的升降调整,有进步可以申请上调,鼓励学生提高自己,不断进步。
二、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还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A层次的学生要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并且会独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要学会拓展延伸,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B层次学生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要学会运用相关的概念和规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C层次学生要对所学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熟记概念性的知识,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课时,可以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要准确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会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图,并且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建立知识体系,初步理解几何和代数之间的联系;B层次学生要求他们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掌握相关的运算方法;C层次学生要求他们理解基本概念,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个层次设立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振他们的学习信心,增加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三、作业分层
作业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熟悉。在分层教学中,在设计学生作业时也要进行分层。每个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都不同,布置一样的作业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本来就比较若,如果无法完成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没有挑战性和成就感,太简单的问题也不利于他们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来获得提升。如,C层次主要是以巩固基础为主,题目比较简单,都是基础知识;B层次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一些略微有难度的题目,让B层次学生略有提高;A层次学生要增加一些有挑战性、综合性的题目,可以发展思维,拓展延伸。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课时,C层次学生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B层次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简单的运用;A层次的学生要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并且会举一反三,延伸到实际问题中。在批改作业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尽量当面批改,有问题可以及时纠正,进行辅导,并且让他们多练习,做到真正理解掌握;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互相批改或者是抽查的形式进行,督促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教学目标和课后作业进行合理分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有所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效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1):34-39.
[2]李真真. 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6):25-27.
[3]容彬彬.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13):74-76.
[4]刘萍. 核心素养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