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审思建构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大班建构游戏《当天坛遇上酸奶杯》为例
作 者:于靖淳 桑晓琳 潘宇彤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实验幼儿园,辽宁 大连 116000 )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以大班建构游戏《当天坛遇上酸奶杯》为例,来审思建构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幼儿在自主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适宜的观察和指导,教师应成为游戏环境的创造者、幼儿的合作者、游戏的支持者、幼儿发展的评价者。教师只有把握好在建构游戏中的角色定位,才能充分的促进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深入学习。 关键词:建构游戏;观察和指导;角色定位
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材料,自主的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游戏,在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对游戏的观察和指导。《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要“支持与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兴趣、年龄以及发展目标的游戏环境、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提供适宜的支持。
一、尊重幼儿意愿,成为游戏环境创设者
创设材料丰富、结构合理的建构游戏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积极的探索兴趣,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是根据幼儿的意愿创设合理的建构游戏环境。
酸奶是孩子们经常食用的间点之一,可酸奶杯在孩子们的眼里不仅仅是盛放酸奶的器具。一次食用间点的过程中,同一桌的六位小朋友把喝光了的酸奶杯拼在一起、摞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于是,经过孩子们的挖掘,酸奶杯被清洗、消毒,成为了班级一种重要的建构材料。此后一段时间里,孩子们沉浸在用酸奶杯建构城堡的游戏中。直到小叶子分享了自己去北京参观天坛的经验,带来了在天坛拍摄的照片,并努力开始建构天坛后,孩子们游戏的兴趣有了新的转向。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补充打印出不同角度的天坛图片。当酸奶杯成为材料,当天坛成为目标,当酸奶杯遇上天坛,会激发怎样的学习,会碰撞出怎样的故事?
教师及时抓住了幼儿对天坛感兴趣的这一教育契机,充分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建构表现和创造。幼儿在教师营造的安全心理氛围中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在幼儿自主建构过程中,教师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二、共享游戏快乐,成为幼儿的合作者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把握好对幼儿游戏干预的“度”,以不破坏游戏氛围为前提,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与幼儿共享游戏快乐,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在《当天坛遇上酸奶杯》活动中,在搭建完整个祈年殿后三人来找到老师,叶子先开口询问:“老师,下次搭建之前,我可不可以邀请美工区的小朋友帮助我们一起把酸奶杯口涂成深蓝色,因为深蓝色的屋顶才更像祈年殿的屋顶。”在老师表示支持后,薇儿小声的说:“老师,在家喝的草莓味的酸奶外面是红色的,我带到幼儿园来我们可以一起把它们粘起来么?这样我们就有红色的外墙了和图片里的祈年殿更像了!”我笑着回答:“那可能需要你们三个人一起来喝喽,你们数一数我们需要多少个红色酸奶杯呢?”三人连忙回到“祈年殿”前开始点数,过了一会,三人高兴的告诉我一共需要二十四个红色的酸奶杯,老师又说:“你们在仔细的观察一下看看图片里的祈年殿上还有什么是你们的“祈年殿”没有的?”三人拿着不同角度的祈年殿照片开始和他们的“祈年殿”开始了对比。
三、了解幼儿需要,成为游戏的支持者
在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悉心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抓住对游戏进行介入的时机,及时的扩展幼儿的游戏和经验,支持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探索和创造。
兴趣是幼儿在自由建构游戏的核心,因此怎样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我们教师在幼儿自由建构游戏中需要观察和指导的要点。在自由建构游戏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
《指南》中指出我们应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本班的建构材料酸奶杯是经过幼儿三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最终形成的,这三次祈年殿的搭建正是幼儿运用她们探索的材料在建构过程中进行不断尝试和改进,最后呈现出的一个酸奶杯祈年殿。在搭建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搭建过程中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培养了幼儿的坚持性,在建构过程中幼儿将辅助材料扑克牌调整为光盘时能够征求其他成员的意见,能够认真倾听他人建议,接受他人的合理建议。教师及时鼓励并支持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促进深入学习,成为幼儿发展的评价者
建构游戏能反映出幼儿的发展情况,幼儿的兴趣需求、情感体验、发展特征等都能从建构游戏中体现出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谈话的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发现建构作品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办法的商讨,教师在建构区投放大量祈年殿不同角度的图片以及祈年殿的设计图,引导幼儿仔细对比观察图片与自己建构作品的区别引导幼儿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台阶搭建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同伴模仿学习进行搭建,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针对对本次建构活动开展家园共育与家长一起支持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名胜古迹,感受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体会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青岛市实验幼儿园.五月的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
[4]庄小满.从幼儿游戏观察中生成课程的路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0(3).
[5]邓蔚.浅谈自主性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