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作 者:田丽虹 (贵州省沿河县实验幼儿园 565300)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对他智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时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和语言发展都特别快,大多孩子都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孩子牙牙学语就应该着手,给孩子创造多听、多说、多看、多摸的机会,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正确的引导和挖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应该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说话 
 一些内向,孤僻不善于交谈的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导致他们缺乏自信使得有些幼儿变得一言不发,这时我们教师应善于发现,把他们带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和他们沟通创设一个温馨快乐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教师要学会抓住机会,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营造交流氛围
在一次“小雨点”的谈话活动中,我让幼儿说说你看到的小雨点是怎样的呢?孩子一时说不上来了。于是,我想到这可能是由于平时并没有去仔细观察雨,没有感性经验,于是,我灵机一动,把这次谈话活动保留到下次雨天去观察、体验。果然过了几天,下雨了,我把幼儿带到走廊上,让他们去感受雨点、体验雨点。孩子们在观察中一个个自告奋勇地告诉我:“老师,我听到小雨点嘀答、嘀答的声音,好像在说悄悄话呢!”xxx小朋友还说:“老师,你看,小雨点落到泥土里,它在喂小草喝水呢!”在这样丰富而真实的环境中,幼儿语言的交流是积极的、主动的。从那以后,我利用每天各个环节与孩子走一走、聊一聊,不断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要鼓励孩子多说话,并提供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孩子与小伙伴在一起时总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总能简单地说一些自己的见闻感受,可是一见到了陌生人时,有的孩子却表现得缩手缩脚很不自然,时常弄得家长也很难堪,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与外界接触的量的多少所致,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诱导他们说话,提供他们说话的机会。“童言无忌”,所以对他们的“胡言乱语”不要横加干预,反之应多给一些有益的鼓励,让孩子觉得和他们之间没有距离,这样慢慢地让孩子接触面增广,愿意与人交往,愿意多说话,自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越丰富了。
每一位幼儿教师都知道,孩子通常在看动画片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并伴随手舞足蹈,这个时候有的家长非常反感,往往予以呵斥、批评,却不知正是家长的这种武断,压抑了孩子表达的愿望。对于孩子来说,不怕他开口,就怕他开不了口。要鼓励孩子多开口,提供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对不怎么开口的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怀、鼓励、引导,可以通过看动画片或做游戏的方式唤起孩子说话的兴趣,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时,才能让他“无所顾忌”开口说话,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这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提高。
“动听的故事、优秀的图书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和直观性。儿童在文学知识和精彩图片的耳濡目染下,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从而增强儿童表达思想、表现世界的能力”(蒙台梭利),因此,我们认为故事是孩子探知未知世界的窗口,是我们训练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每一位家长在讲故事时除了要选择内容健康、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外,并且要求讲故事时做到声情并茂、合理夸张、适时提问,让孩子去想、去补充、去完善,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参与性。当然,我们在讲故事时,不能单纯的由家长讲、孩子听,更多地应该让孩子参与到其中,那么就要求家长在讲故事之前,首先要明确地向孩子提出任务,不能光听故事,还应该记着故事的梗概,学会复述故事。这样,孩子在听故事时就会思想集中,有意识地去记故事。孩子在复述故事时,如果有不完整的地方,家长不要简单粗暴的打断孩子的复述,而是应该予以适时的提醒和耐心的解释。就是说,我们应循循善诱,让孩子无拘无束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语言障碍,这样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就会得到发展。
四、利用多途径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3-4岁的儿童,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不能够离开实物来理解事物,这时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就是为幼儿提供语言实践的最佳时机。游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又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积极的、主动的反映活动,也是小班年龄阶段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最容易接受。如:在传授“齐心协力”这一词的时候,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小马、天鹅、龙虾”的故事,然后让孩子们自由结伴帮助阿姨搬桌子,在搬桌子的过程中闹出了很多笑话,也发生了一些争执,在而后的讨论中,孩子们得出了“一块儿干活的时候应该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把活干好”的道理。以后,我在孩子们一起需要协作的活动中,比如我在新授“聪明伶俐”一词时,我针对小班年龄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给每个小组取个好听的动物名字,每次排队时我就兴奋地说“聪明伶俐的小鸡组排队”,这样如果有五组的话,“聪明伶俐”一词就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闪现五次,这样孩子们的大脑语言词汇库中就会有这个词的痕迹,以后,每逢孩子们表现好或者有进步的时候,我就会说“你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这样,花了不到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我们班几乎每个孩子都已经会准确使用这个词语了。又如,在分组传皮球、一起搬桌子、一起收拾玩具等活动中高频率地使用这个新授的词汇,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们知道了新词汇的各种使用方法,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新词并灵活地运用。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幼儿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总之,孩子的世界是丰富的,孩子的语言世界更是多彩的,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做孩子们手中的画笔,让他们在语言的世界里画出绚丽多彩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