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不言而喻,授人于渔要明智得多。
让我们结合实际的英语教学来说,我们知道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发音问题。不敢发音或者是发音不准确,都会给最初的英语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惑和障碍。孩子们不敢发音,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英语学习的脱节,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发音不准确,听不准,读不好,那就更谈不上用英语交流会话,而且还会对语汇、句型的积累和记忆造成影响。无论是哪种学习,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增多,并且又得不到及时的补救,那么成绩势必会下降,严重的还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孩子们来说,最初的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又是那么的新鲜和好奇,如何抓住孩子的这种新鲜感和好奇感,让他们一开始就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最直接的语音教学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让孩子们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口型来说标准的英语口语。
谈到语音教学就不得不先从48个国际音标开始学习,关于对它的学习关系到整个语音教学,那么我们首先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小学生能否学好国际音标?小学生是否适合学习国际音标?通过这些年的英语教学工作,我也尝试着把音标知识融会到英语课堂中去,自己也很欣喜的发现,初学英语的孩子不仅能学音标,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小学音标的教法。
一、趣味学习 善于转化
大家普遍认为国际音标枯燥、难学。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就单单从音标来说,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拼读练习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但是如果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多做文章,把单纯枯燥的语音知识“活”起来,把一个个音标转化成形象的而生动的事物,那么孩子们就会非常容易接受。快乐心情也会伴随着他们。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音标的游戏活动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一)学一学
48个国际音标就如同学汉语拼音一样,有一个音与形的认识过程。课堂上拼读过程的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厌烦。教学中,我常用“比一比”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认读游戏,比如快速找出丢失的音标。根据发音,用音标来编故事。学生十分喜欢做这类游戏,而教师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轻松愉快中中巩固了所教知识,从而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听一听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听辨音标可分两类:一类是书面练习,如 Listen and circle(圈出你所听到的音标),Listen and connect等;另一类可以利用音标卡片来地做出许多种游戏,如“听音举卡片”、“听音给音标排队”等等。
(三)读一读
学习国际音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拼读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反复多拼,才能达到熟练。
小学生好动,就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小学生好胜,就让他们在竞赛中练;小学生好奇,就让他们在悬念中猜。加上简易的绕口令和歌曲的配合,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情况中记忆,从而使音标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四)写一写
学生在拼读的基础上,在加上一些简单的书写练习,增加孩子们对音标的感知能力。这个环节可以不用对孩子们要求太高,避免孩子们厌烦的情绪。可以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每一个音标形象化,变成一个个趣味的元素,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图像,那么写音标就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二、掌握规律 坚持不懈
教学音标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认识48个音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真正的运用音标来增强学习英语的能力。通过拼读单词进一步加强英语学习的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最初,先把音标词的拼读与汉语拼音做比较,得出“辅音轻,元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如[t]-[i:]→[ti:]。学完48个音标以后,提出“快认辅音,读出元音,迅速拼出整。那么课堂上教新单词时,就会出现师生抢着拼读的现象。孩子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加浓厚。这会改变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模式,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教完48个音标及拼读方法,并不意味着完成了语音教学任务。许多学生往往在开头学得很好,以后就只重视句型和对话,忽视了音标的巩固,甚至有语音退步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做好教学计划。真正的让学生做到音形结合,掌握规律。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利用国际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学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