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作 者:周微微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浙江 温州 325608)
大
中
小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该学科的开展助逐渐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仅对学生道法意识的树立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新时代育人要求下的必然发展方向。为此,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老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道德与法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构建道法思想体系,实现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提升,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创新道法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新课改强调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主动性有效激发出来。为此,老师要积极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高标准的实现课程教育质量。
一、借助游戏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逐渐成了课堂的主人,要想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组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枯燥无聊的理论讲解很难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长久的专注力。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将游戏巧妙地引入教学中,不仅可以释放学生的天性,彰显个性,还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加深理解,真正实现“玩中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将游戏与道法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两者之间的衔接点,遵循游戏教学的可行性与趣味性原则,积极展开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1]。
例如,以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好朋友:通过游戏活动、送名片活动认识新朋友,学会介绍自己的名字、爱好等,掌握交往技巧;愿意和同伴交往,克服与同伴交往的胆怯心理,克服与同伴交往的胆怯心理,获得与同伴交往的积极情感体验。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可以组织一场“网鱼”游戏,为学生创设相互认识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交往兴趣,促进学生之间主动交往。在游戏正式开始前出示规则:手牵手成“渔网”,各位学生充当“小鱼”,如果被网住了就要介绍自己,被网住的“小鱼”则要变成“渔网”继续游戏。如果怕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游戏规则,可以播放“网鱼”视频,为学生提供示范,加深他们的理解。最后,组织学生一起玩游戏,在游戏中学会介绍自己,学会交朋友。
二、从生活入手,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以及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有很多比较难理解的专有概念,小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感到吃力,无法将其转化到实践中,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负面学习情绪。新课改要求教学要生活化,对此,老师应该以此为出发点,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将一些抽象知识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道法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并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实际行动中。在以生活角度为切入点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是否有能力独立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到达原有的教学目的[2]。
例如,以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为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很少注意到家人为家庭、为自己的付出,而且还没有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上升不到感恩层面,因此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将他们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了让学生明白家长为自己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以生活中的真实实例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父母对孩子的不同爱,并让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没有为自己做过类似的事情,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最后升华主题思想。
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催生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为教学提供了很多硬件辅助工具,这些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基本学情,将其中一些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巧妙地融入实际教学中,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常见的教学方法有生活化教学、小组合作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分层教学……考虑到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老师可以将生活化与小组合作教学结合起来,再借助当前教学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多媒体技术,以此为辅助,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开展道法教学。多媒体设备的直观性可以降低道法教学的难度,也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的有效对接;小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不同思维的碰撞,在展现学生各自特点的同时提高整体效率;生活化教学则可以拉近学生与这门课程的距离,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亲切感。例如,在学完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一课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先借助网络平台搜集纸张的发源、形成以及发展过程、废纸的处理方法等相关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走访当地,了解本地的环境保护政策与实施效果,再集思广益,设计几条节约用纸的公益广告。这样就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的融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提高了道法教学的实效性。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道法老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老师正确地引导下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郑友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好家长.2021(93):81-82
[2]赵盼.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20(16):6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