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的研究
作 者:刘远升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法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大
中
小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国内各行各业注册企业遍地开花,企业间借债、融资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及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司债权人利益被侵犯的四种常见情况着手分析,提出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司债权人;债权人利益;利益保护
引言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进了各市场主体间的资本竞争,《公司法》的改革在资本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观点,也对债权人利益保障就有至关重要。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资本市场有序发展提供助力。
一、公司债权人利益被侵犯的情况
(一)公司责任财产不足
公司责任财产与公司资产存在本质差异,公司责任财产并不是一个定量,它会根据公司营业情况以及净资产变化情况而发生增加或减少。公司责任财产代表着公司在进行运营与交易过程中能够承担责任的财产数量,由于公司责任财产的变化受到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因此,公司经营不力、倒闭或破产,往往伴随着公司责任财产不足情况,使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或存在债务偿还乏力的现象,给公司债权人利益带来损伤。此外,公司实际控制人滥用出资认缴制度,如存在股东出资未到位,但已经认缴,或为谋求自身利益,未足额出资等问题,也是导致公司责任财产不足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侵权主体无法确定
工商登记机关为方便企业办理工商登记,很多业务办理流程简化,存在对股东身份审核不严情况,如在办理工商登记过程中,由经办人员代替股东签字,使得在发生债务矛盾时,公司已不能使股东以非本人签字为由抗辩其不具备股东身份,致使侵权主体无法确定,从而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
(三)抽逃出资打击力度不足
今年来,国家已加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力度,越来越重视对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但其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除抽逃出资查处涉及部门广泛,违法行为定性难、取证难等原因外,对抽逃出资打击力度不足也是影响查处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违法成本较低,使得很多公司甘冒违法风险,追求不良利益。
(四)公司虚假破产
部分公司为逃避债务责任,通过隐匿财产或进行债务虚构等,将公司资产转移到个人手中,造成公司经营不力,持续亏损的假象,以便实施虚假破产,恶意逃避债务,给债权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二、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措施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并积极采用和吸取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和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调整。
(一)严格规范公司实际控制人出资认缴制度
公司实际控制人应严格按照新《公司法》出资认缴制度规定,以及公司章程内容,要求股东在规定的时间内足额进行处置认缴,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监管。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监管制度、监管程序对相关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未按时、未交付、未足额交付出资以及未及时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的公司予以处罚。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以及监管行为对公司出资认缴行为进行约束,降低因公司责任资产不足而导致偿债能力不足,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问题的发生率。
(二)规范工商登记审核程序
工商登记业务办理部门应对现有工商登记业务办理流程进行梳理,并根据相关侵权案例,分析当前工商登记办理流程漏洞,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对工商登记办理及审核程序进行适时调整。同时,工商登记业务部门还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工作人员工商登记程序、审理程序等工作业务的掌握程度,其中,应重点强调业务办理资料的审核不应仅仅在于资料是否齐全,更应注意注册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审查,避免因材料造假或签名造假而造成侵权主体无法确定问题的发生,从源头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
(三)强化金融犯罪打击力度
对投资者的保护是对资本市场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现代社会资本市场得以有序运行的关键和重中之重。国家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强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首先,应建立投诉报警制度,丰富完善报警渠道,公开金融犯罪举报电话,使金融犯罪案件无处遁形;其次,金融犯罪执法部门应积极开展金融犯罪打击活动,增派执法人员,对金融犯罪案件进行查处;最后,相关部门应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尽可能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惩处力度,如建立失信人员名单,限制失信人员社交活动与消费行为等,以对金融犯罪人员形成威慑。此外,其他金融相关部门,还应强化对打击金融犯罪的宣传教育,通过LED屏幕,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金融犯罪的类别、方式等予以宣传公示,提升群众警惕性。
(四)优化破产立法,管束破产行为
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状态下的一项基础法律,破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市场经济得以有序运行,市场信用得以保障的关键因素,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盘活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修改和完善破产法,如完善个人破产内容,在刑法中增设虚假破产惩处措施等,同时,还应完善公司破产审核内容,严格规范审核流程与审核制度,并在执法过程中加大对公司破产行为的监管与审核工作,减少虚假破产行为发生。
结束语
公司债权人合法利益保护是资本市场乃至市场经济得以稳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当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公司责任财产不足、侵权主体无法确认、抽逃出资打击力度不足、公司虚假破产等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情况进行分析,并从规范公司实际出资人出资认缴制度、工商登记审核程序及加强金融犯罪打击力度、优化破产立法等四个方面提出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牛艺涵.认缴制下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J].审计与理财,2022(09):32-33.
[2]南楠.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的研究[J].商业文化,2022(16):12-14.
[3]赵玉杰. 公司减资中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