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赋予等式生活情境,让方程教学焕发活力
作 者:唐玉琴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小学,浙江 杭州 311115)
大
中
小
摘 要:众所周知,对于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而言,方程教学是较难的一部分内容,那么作为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充分吸收并理解方程这一部分内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不断分析研究,从方程思想的重要意义入手,赋予等式生活情境,让方程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教学策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等式生活情境;方程教学;小学数学
方程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本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难点。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难点,将难点拆散为若干个相对较容易理解的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和练习,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方程知识,帮助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对方程中未知项的定义,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方程思想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精准定位未知项,让学生的解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一、小学阶段学生掌握好方程思想的重要意义
理解等式的含义是学好方程的主要前提之一,所以,作为小学阶段学生一定要在理解等式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方程的学习。并且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掌握好方程思想的重要意义,学好方程在生活中不仅可以充分活跃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方程思想进行掌握和记忆,不仅可以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可以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并运用方程思维。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方程的课前引入,方程就是含未知数的等式,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方程的概念,那么就要让学生先理解方程的意义和学好方程的意义。让学生带着目的和问题去学习,形成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充实有趣,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成果[2]。
二、提高方程教学效率的主要策略
(一)巧用天平原理,创造等式生活情境
从事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育,一定要充分明确对于小学生而言,无论学习哪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找知识,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那么,对于方程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巧用天平原理帮助学生创造一个等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什么是等式,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等式的灵活应用[3]。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简易方程”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在多媒体上动态呈现方程题目:等式两边的内容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果园里有梨树,x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两倍多十颗,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教师将梨树放在天平的左盘,将2x+10放在天平的右盘,由此巧妙的帮助学生理清等式的性质,什么是等式。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生活情境来理解方程思想,来理解解方程过程中抵消的思想,这样又有实物又有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容易让小学阶段学生吸收和接受。
(二)生活中熟用四则运算,掌握解题方法
方程对小学生来说既抽象也不易于掌握,所以在学习方程之前,一定要打好计算基础。在日常授课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让学生加强对四则运算的理解、记忆以及运用,在日常创设生活情境布置练习题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帮助学生练习四则运算,让学生在完全熟用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解题。进一步学习方程之后再熟练运用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解方程,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四则运算才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石。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简易方程”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为方程的学习打坚实的基础,四则运算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不仅要在课堂上体现,也要在生活中体现,教师可以创设“购物”的生活情境,在各组学生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在买卖商品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记住金额和数量,利用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数字练习四则运算,也可以利用这些金额来进行简易方程的练习,只有不仅使学生打好了四则运算的基础,同时也使得学生真正掌握方程解题的思想和方法。
(三)利用方法对比,提高解题效率
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思想便捷性和高效性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同一道题目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通过方法对比让学生充分明确方程思想具有的特性。在方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无论是在授课环节还是课后练习题的设计环节,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采用两种方法对题目进行解答,让学生在情境中直观的感受两种方法之间的对比,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学习方程的浓厚兴趣,在日常解题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简易方程”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用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当做例子:小明有2支铅笔,他想知道小红有几只铅笔,小红告诉她,我的铅笔比你的两倍少三支,让小明自己算出来小红到底有几支铅笔,小明说“我的两倍是四只减去三支等于一支,你有一支铅笔”小红说“假设我有x支铅笔,那么4-3=x,X=1,所以我只有一支铅笔”,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充分进行解题方法的对比,提高解题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赋予等式生活情境,让方程教学焕发活力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灵活应用生活情境,进而使得学生在掌握与理解方程知识的同时,实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春燕.探讨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方程解题能力的路径与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1):132-134.
[2]余石琼.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有效策略[J].辽宁教育.2022(03):63-65.
[3]张乃东.赋予等式生活情境,让方程教学焕发活力[J].小学教学参考.2022(02):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