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立德树人,打造有温度的初中历史课堂

立德树人,打造有温度的初中历史课堂

作 者:张彩平 陈南盛 (海口市第一中学,海南 海口 570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基于生命历史教学主张的历史创意作业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202110110)

 
摘   要:立德树人教育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重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学会学习”,“乐学创新”和“健全人格”等基本育人价值取向,促进初中阶段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的有效结合,还必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渗透,将人文关怀贯穿其中,构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内涵丰富且富有时代气息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及自身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温度;初中历史;课堂
前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初中生历史教学质量,甚至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应顺应新课改发展趋势而进行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拓展思维方式以及加强实践活动环节等方法来满足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学习需要,并以此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促使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更多活力。为此,就需要教师立足于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初中历史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策略,更好发挥以德树人的渗透作用,为更好满足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初中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提供些许助力。
一、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合理开展历史活动
初中历史是一门具有高度人文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引导,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来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明,从而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针对性;没有明确目标与要求;内容枯燥单调等方面,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对此,历史教师在进行立德树人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年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生动化,以达到“以学定教”,“寓教于乐”的效果。通过围绕初中历史知识,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校内组织开展“历史文物模型手工制作大赛”,以此带动同学们动手动脑,将历史教材上所记载的史实信息及时整合进课堂教学中,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富有趣味,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不断加深记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此外,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注重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加强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新知,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进步和收获。
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渗透历史学科知识
初中历史是一个和现实生活密切紧密结合、有着很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中学时期是学生掌握传统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思想的关键阶段,其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不仅是人生的起点,而且还是学习知识的源泉。所以教师必须把生活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学以致用,学会做人做事,才能真正意义上学好历史知识,全面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
例如,人教版初一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时,历史教师可以联系如今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以及地理形势,设计出一系列情境化的情景图,帮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国人民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息的魅力;还可以结合当前时代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古今对比等方式来理解问题的本质及内涵,进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创设丰富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历史
初中历史是一门以史料为依据来进行教育和学习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每一个知识要点;同时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体力量,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也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创建生动有趣且富有人文气息的真实历史情境,将枯燥单薄的史料变成生动形象的"活化石",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探索精神,进而提升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知行统一”这一目标,更好地为学生构建起完整而具有个性特色的人生价值观体系,从而有效实现德育渗透效果。
结语
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方式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学做合一、寓教于乐的理念,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育的差异和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助力初中历史课堂,才能够满足教育对学生的多方要求,让学生认知历史、喜欢历史,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意识,助力更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梓婷.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新智慧,2022(30):51-52.
[2]张峦.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3):87.
[3]葛东华.立德树人,打造有温度的高中历史课堂——以“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为例[J].教育界,2020(1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