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学生学习方法策略
作 者:冯 斌 刘兆芳
(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海南 万宁 571500)
大
中
小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研究 》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QJY20191043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教学。物理作为高中最难学习的科目之一,成为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选科学习的拦路虎,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物理爱物理的情感和素养,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在一线多年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深入学生调研的结果,在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对基于新课程的初高中物理学生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形成几点意见。具体如下: 一、学生在学习初高中物理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大一部分初高中学生日常的学习方法仍停留在教师要求和布置的内容上,以完成为目标,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动性较强。 2.很大一部分初高中学生没有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物理学习作息时间表,没有养成好的预复习习惯,考前开夜车。因没有固定的学习作息时间表,日常物理学习时间随意,无法形成系统性有效性,无法集中精力专心攻克难点痛点,久而久之造成基础不牢,成绩难以有提高。 3. 很大一部分初高中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材料,不积累错题集,不热爱读书。知识的积累少,脑袋中空空如也,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直接影响掌握知识要点的效率,导致日常学习困难,考场做题困难,成绩提高困难。 4. 非智力因素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定力、毅力不足,学着学着就跑神,玩心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养成习惯差,学习方法少,遇到问题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非智力因素严重影响物理学习效益。 二、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初高中物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日常学习中要养成几点好习惯,我们建议如下: 1. 做好课前预习,并养成习惯。预习好比火力侦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才能起到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2. 培养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与人交流合作和及时评估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组实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活跃的思维需要不断的激发,讨论、交流、合作、积极发言、及时评估有利于思维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 养成做笔记的习好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条理清晰地做好学习笔记,体现出主要内容提要、补充内容及重难点、疑惑点等,有助于学生课后回顾复习。同时避免成为老师课堂板书的复印机,要养成选择性、理解性、条理性、系统性做学习笔记习惯。 4. 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注重规范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其中包括笔记规范,解答问题步骤规范清晰,利用直尺、铅笔作图及标识的规范,考试卷面整洁、设计合理等习惯的培养直尺、铅笔作图及标识的规范,考试卷面整洁、设计合理等好习惯的培养; 5.要及时复习,利用思维导图做好科学记忆积累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写作业前、考试前,先及时利用课本、笔记、板书复习归纳当堂知识形成思维导图,从而起到复习回顾的作用,这样在完成作业和考试测试时才能提高效率、高质量,好成绩。 6.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不仅是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反映,也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要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的认真程度和能否自觉完成作业,往往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作业态度。如果学生的书写条理化、规范化,作业完成后自觉认真检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而且对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二要学会读题、审题、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学生学会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也是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不断强化训练。 7.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动手探究的习惯。质疑,即学生挖掘创新潜能。改变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大胆尝试,并鼓励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提,不敢提,更多的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并未意识到疑难问题。因此,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不断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 8.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要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画出必要的示意分析图与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概念,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在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找出研究对象,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根据物理现象,灵活而正确地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在解题过程中注重结题格式的规范性,做到字迹工整,解题步骤清晰,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9.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一是对于每一次实验,要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分清实验步骤,设计好实验记录表格,为顺利地进行实验作好准备。实验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必要的数据和现象。实验操作完毕要整理好器材,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二是注重实验的严紧性科学性。在实验课中,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要学会手脑并用,会处理实验中的一般故障。要规范操作,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认真作好记录,尊重客观事实,实验后要进行认真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必要时要重新进行实验,培养严紧而又科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三是注意沟通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习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要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现象,深刻体会物理不单纯是一门书本上的知识,而更是在身边时时刻刻都能用到的一门有用的学问,从而更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结束语 本论文的观点、论据等因受课题组成员的能力所限,剖析不够深入,有强烈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