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

作 者:戴 靖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七中学 333000)

[摘   要]文章深刻分析了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教学现状,探讨了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依据和原则,进而为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前言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商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知识的获取,培养认知、能力、情感、行为等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可见对于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是现代新型语文教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忽视了语文作业的本质性内涵的挖掘,导致本来应该能够促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作业练习,却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轻视写作能力培养; (二)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轻视学生身心实际;(三)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轻视学情层次分析;(四)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难易程度忽高忽低
三、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作业内容设计紧密贴近学生实际能力。设计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求得合理的答案。所以,作业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贴近”既包含设计的作业在难度、广度和形式上要符合学生对语文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也包含设计的作业要体现学生主体个性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作业设计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健康发展。为此,作业设计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仅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层次上要高低有别,而且形式上要变化多样。
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以与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与学生健康发展相适应为依据。同时应该以“系统论”为导向,按照“年级目标递升”的顺序进行设计,找准年级作业设计“质”和“量”的定位。这样,才能实现作业设计的系统化、科学化,形成结构合理、逐步攀升的“作业链”,保证学生通过连续的作业训练能够持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业形式设计随年级升高而逐步丰富。语文作业应该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趋向的作业形式。中学是青少年发展的黄金时代,他们不仅保持着多样的兴趣爱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思辨和判断能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容易生发了反传统、反定势、反标准的思想火花,更会勇于求新、求异。所以,语文作业设计要能推陈出新,要在传统的拘泥于文本的笔答式作业的基础上,不断推出调查式、体验式、活动式、研究式、辩论式等新颖的形式多样作业类型,让语文作业训练过程成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与社会化、生活化发展融为一体的过程。
四、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作业设计的融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材的改革,在新的语文课本中,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实践的联系愈加密切。 新课标指出:“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时绝不能仅仅拘泥于语文一门学科, 要把视野放的更加宽阔一些, 要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互相融合起来。各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启发。 此外,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设计一些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实践作业,学生很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可将语文与政治、生物、地理等学科结合起来,设计最接近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将语文知识和其他课外知识综合起来,让学生建立丰富的知识网络体系。由于探究性作业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所以这类作业是没有什么固定答案的。 其实这样的作业,目的也不在于寻求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改变学生片面依赖老师的习惯,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作业训练的人性化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基础教育过度强调训练,让学生“遨游”在题海的世界里,广大教师的精力也都耗费在这苦海无边的题海之中难以自拔, 机械式的训练更是让学生疲惫不堪,很多学生厌学情绪高涨。
语文的课后作业的设计量不能过重, 应该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上, 明确作业目标, 要能够通过作业设计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自身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启发,举一反三。
这种作业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更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三)作业设计的多样化
初中语文作业常见的形式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动手实践作业、复习和预习作业等等,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为保证,增加作业形式。教师要努力让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做、玩、观全面开花,要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 不觉得是为了完成作业而被动做作业。 诸如“ 兴趣型作业 ”(学生根据兴趣自选完成作业方式 )、“自选型作业”(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难易不同的作业)、“想象型作业”(学生以文本为支点 ,大胆创新 ,合理想象 ,进行续写 、改写等作业)。
作为人类永恒不变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是人类不可磨灭的特性。 由于作业布置的方式很多, 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花心思,让学生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洪林,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八性”[J],四川教育,2008年10期.
[2] 陈玉洪,农村初中语文作业的现状与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年08期.
[3] 杨哲,浅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1年02期.
[4] 班小玲,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5] 冉超,普通高中学生轻视语文作业的心理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0年04期.
[6] 张香菊,谈中学语文作业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0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