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析如何有效设计高中数学校本作业

探析如何有效设计高中数学校本作业

作 者:王继扬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福建 南安 362333)

 摘   要:数学作业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因此在重视数学学科的教学时,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校本作业,用校本作业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校本作业进行分析,并制定作业设计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设计
数学校本作业主要是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以生为本理念作为基础设计校本作业,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提升。同时,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对作业设计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并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数学校本作业。
一、控制好数学校本作业的难度系数
为了使数学教学成效得以提升,教师需将因材施教作为原则,帮助学生有效缓解数学知识学习的压力,让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中得以激发,帮助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综合提升。而且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难题进行自主探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学习自主性。在校本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作业的难度系数进行考虑,利用不同难度的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性,通过作业设计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效。比如:在学习“数列”有关知识时,与其他数学知识相比,数列知识的抽象性较强,而且逻辑性也比较高,对于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要求也比较高。结合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仅通过课堂的讲解学生很难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部分学生需要利用其他时间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学习,这时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变得以凸显。作业不但要展现数学知识教学的重难点,而且教师还需要对作业的难度系数进行有效控制,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具有阶梯性的校本作业,从而真正地理解并掌握数学基础内容。对于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作业的难度,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如“已知{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且b2=3,b3=9,a1=b1,a14=b4,求{an}的通项公式,并设cn=an+b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以此促进学生自身思维与逻辑的有效锻炼,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深度学习。由此可见,作业难度系数的有效控制能够推动学生自身学习效果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校本作业的形式
校本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因此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研究并设计校本作业,以此来体现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而且教师应当将校本作业的形式作为作业选择的根本原则,将不同类型的数学习题融入校本作业设计当中,而且习题的选择应当与学生的能力相符,这样才能够展现作业设计的育人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逻辑推理作用的习题,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逻辑和思维能力,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做铺垫。比如:在学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有关知识巩固类的习题,习题的难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来确定,如“已知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f(x),对任意的实数x,都有f(x)-f(-x)=2x,且当x∈(0+∞)时,f’(x)>1恒成立,若不等式f(a)-f(1-a)≥2a-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在确保学生数学基础有效夯实的前提下,为学生布置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有效的延伸。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具有实践作用的数学习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者实际生活寻找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实例,从而结合实际生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这种作业设计方法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还能够拓宽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起到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设计作业形式,打破学生对数学作业完成的抵触心理,让学生自觉且主动地完成数学作业。
三、结合学生实际分层设计校本作业
教师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准则设计校本作业,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具有分层作用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校本作业,用作业来辅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增强知识自主研究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分层作业设计形式能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夯实知识学习基础,还能够使不同学生实现均衡发展。比如:在学习“函数概念与性质”时,教师应当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为学生划分层次,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将知识巩固习题作为必做题,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巩固。为A层次的学生设计基础题,如“背诵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础定义,”帮助学生实现课本知识的有效巩固。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A层次习题的基础上加入练习性题目,如“已知函数f(x)=x2+2ax+2,x∈[-5,5],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y=f([-5,5])上是单调函数。”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拓展性的题目,如“求函数y=■(x+a)(a>0且a≠1)的定义域”。这种作业设计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还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因此,分层作业设计方法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师利用此种方法进行校本作业设计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逻辑得到有效锻炼,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本作业设计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高中数学。因此,教师应当将自身的教育领导作用全面展现出来,对校本作业的难度、形式等进行全面设计,并将数学知识与重难点展现在作业设计中,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体验感,利用作业平衡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从本质上增强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史瑞."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与思考探究[J].时代教育,2022(9):151-153.
[2]范福太.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高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路径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5):70-72.
[3]陈联沁,陈桂芬.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22(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