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探析
作 者:胡修军
(湖南省澧县金罗镇中学,湖南 常德 415500)
大
中
小
湖南省常德市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样本培训的实践与研究》立项 编号:CDJYKY201807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已越发显得重要,但受到经济、文化、地域、历史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这种问题更加突出,比如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始终处于长期弱化的状态,部分学科教师得不到有效补充,只能由现有教师转岗顶替或新招特岗教师解燃眉之急。倘若无法有效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和潜在风险,就会持续影响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面临瓶颈。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这种教育现状更会持续拉大城镇与乡村教育、经济和文化等内容的差距。因此,全面推进校本培训工作,以提高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育质量十分必要。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新时代;校本培训;有效性
一、培养专业发展意识,明确自我成长重要价值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动性和流失率较高,很多青年教师纷纷到城区学校或其他条件较好的学校任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薄弱以及对自我成长价值认识的不清晰。所以,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首要前提,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其树立专业发展的意识,使之对个人专业素养在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坚定构建高效农村中小学课堂的信心和决心。
为此,农村中小学教师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农村教育现实和教育目标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来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职业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教育改革的新动态,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进行实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专业发展的意识,夯实校本培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
二、加大职后培训力度,提供自我成长专业保障
校本培训的根本任务在于使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使教师的整体工作成效得以优化,而职后培训则是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相较于其他发展途径,职后培训的最显著优势在于可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化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帮助其直接获取所需的专业信息来实现自身专业的快速、高质量提升,同时节省了很多探索、分析和研究的时间成本。在职后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往往会提供给受训者教育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一些典型问题,供农村教师学习、分析,进而掌握解决这些典型问题的有效方法,因而,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随着现代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农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与要求,同时也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就可围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微课教学”培训,给农村教师进行利用计算机展开教学工作相关知识和技巧的讲解,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养成一定的微视频制作与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围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主题培训,从而使农村教师掌握有机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另外,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师校本培训的效率和质量,使教师能够以更优秀的思想品质、更高尚的道德节操来组织教学活动,农村中小学教师也需要利用好信息化网络媒介,自主参与由国家立项的教师工作坊和教育联组活动,以及正在筹划中的教育集团办学模式,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和成功教学典范,同时还可以解决教师外出参与培训的各项成本。
三、完善专业激励机制,激发自我成长内驱动力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构成,而通过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来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样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社会学理论中关系资本的相关知识可知,关系资本一方面可以激发个体实现某一目标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个体若想要掌握关系资本,就需要首先确保本身具备同等的实力,进而累积关系资本。简单来讲,就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若想在专业和素养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就需要首先产生内部驱动力,就需要着手两方面工作:其一,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讲,要积极建立与农村政治、经济精英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以逐步形成对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环境的价值认同感,从而因地制宜设计体育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其二,学校要成立跨学科教研小组,让农村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真正加入到学校课程的教研活动中,进而激发教师们对学校教学、学校师资大家庭的归属感,有效激活教师自我进步和实现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
结束语
总之,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结构尚不稳定,教师团体的流动性较大、专业化不足,而这一教育现实更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整体水平的低下。而通过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借助信息化教学媒介等来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教学培训、能力增长、素质培养的平台,则可以有效改善城镇化背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作用发挥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构建一支具备专业能力、专业素养、高尚品格的师资团队,以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许红霞.抓校本培训促教师成长[J].基础教育论坛,2019,(28):115.
[2]张彬发,雷亚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J].甘肃教育,2022,(12):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