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探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探讨

作 者:胡传振 (阜阳市第七高级中学,安徽 阜阳 236065)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国家和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老师不能局限在过去只关注成绩的教育模式,要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启发思维,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化学;思维;启发;探究
前言
在我们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老师一般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方法,按照教学计划把书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们也是被动听课,很少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思维发展受到限制。现代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多去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整个教学的高效开展。化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化学知识包罗万象,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具有独特的理科特点,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化学的学科特点,激发起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发展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注重问题引导,发散思维方向
问题是课堂交流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进行问题引导,通过有效合理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分散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老师设置问题引导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去设置问题,用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定的方向,其次是引导学生去质疑和假设,对已有的某个问题或是某个知识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猜想,老师要鼓励学生去质疑,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学生的猜想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多面思考,深入思考,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老师可以先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什么是有机物?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甲烷有什么性质?自然界中甲烷存在于哪些地方等等?先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究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有什么反应,大胆假设一个结论,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多向发散,有各种猜想,不必局限于一种,从而学会分析问题。
二、组织合作学习,相互启发思考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为了维护课堂的秩序很少让学生去互相交流,学生没有养成交流的习惯,思维难免会受到限制。现代教育提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加上高中化学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很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很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小组中,学生可以互相探讨互相交流,有不同的意见可以互相倾听,互相启发,在不同的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还可以出发新的知识点,对知识也能有不用的理解,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也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并且学习他们的思考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目前地球上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包括热能、电能、太阳能等等,但是这些能源有的并不是直接就能用的,是需要进行转化的,例如,煤是需要经过燃烧才能转化为热量,才能进行供暖等作用,这是放热反应,而燃烧石灰石制作生石灰这是吸热反映,那么他们之间的转化规律是怎样的,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反映?接下来,就可以组织学生去自主探索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也能受到不一样的启发,对知识的认识也能更加深入和透彻,也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开展实验教学,在实践中思考
化学也是一门自然学科,很多现象和知识是需要实验来验证和得到的,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很多的化学教学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节省时间,很多化学实验并没有组织进行,而是通过文字和口述的形式来传达的,直接把实验过程和步骤以及结果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去背诵和记忆,学生对化学现象也只是停留在课本上,没有亲自操作过,他们没有实践,这也就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所以,老师要多组织学生去操作化学实验,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知识,学会思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基本反应之一,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应用方法。老师要组织学生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试剂等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实验最后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课本上看不见的知识,在实践中去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实验教学等有效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珍元.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J]. 学周刊,2022,17(17):62-64.
[2]占文芳. 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 读与写,2022(13):112-114.
[3]张亚群. 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之我见[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813-814.
[4]程小倩.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1(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