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之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之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 者:罗先美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4700)

 

 
摘   要: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期间赖以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文化氛围,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够陶治学生的文化情操、推动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文章重点分析中职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理;班级文化;现状;建设对策
一、中职班级管理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核心目标不明确
班级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班级管理重点,但是很多班主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对其缺乏明确的核心建设目标,甚至很多中职班主任对文化建设核心目标的基本内涵、设计方式和注意要点等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会导致班主任实际管理工作缺乏重点,使中职学生缺乏纪律性、积极性,严重背离中职学生的发展需求。比如在空乘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需要同时掌握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但很多教师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礼仪教育,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职业化氛围中,既无法建立全面化的文化底蕴,也无法对传统礼仪文化建立系统化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意识中机械化的学习思维。
(二)指导规划不完善
中职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空间十分有限,长此以往,不仅无法发挥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也不利于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很多中职班主任却并不具备完备的指导规划能力,也就是无法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阶段性、针对性的管理,比如在共同布置班级文化墙时,教师可以将制造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分享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将这部分内容填充在文化墙中,但整体上来讲,教师的指导意识和能力均十分有限,直接导致班级文化缺乏特色与个性。学生也会因为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逐渐产生抵触情绪。
(三)职业特征不明显
具有职业特征的班级文化是中职学校学科特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职学生时刻接受职业氛围熏陶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并没有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特色与班级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这除了间接导致了班级文化职业特征的缺失,更直接导致了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缺失。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和空乘专业的班级文化氛围建设中,均在教室内张贴了弘扬社会正能量和正确职业观念的宣传海报,但都同时缺失彰显专业特性的文化宣传氛围,比如酒店管理班级没有让学生练习的桌子、酒杯、餐巾等,空乘专业也没有让学生实时练习和检验仪表仪态的镜子等,这就导致了不同专业班级的文化建设缺乏职业特性。
二、中职高质量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创设和谐环境,彰显中职特色
首先,布置教室墙壁。教室墙壁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合理得当的墙壁布置更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延续以往德育内容宣传的思想之上,适当地融入职业和专业特性,比如在工业制造专业班级的文化宣传墙布置上,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板块命名为“历史长廊”,主要内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企业及发展历程(如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一汽集团公司、首钢集团等),另一个板块命名为“发展展望”,主要内容为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等。通过这样的个性化设计,既凸显了中职教育的职业性、个性化,又能够发挥中职教育文化建设的德育和智育功能。
其次,设计实作角和成果展示区。实作角和成果展示区是学生们实际练习的专属区域,该区域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在于配合课堂教学,为学生们提供实训平台,比如餐饮管理相关专业可以在教室内设计标准化的中西餐摆台、摆放练习餐巾花折叠用的餐巾、杯子等。整体上来讲,该区域的布置不仅是教学效率提高的保障,更营造了专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活中职学生对专业与职业的热情。
最后,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比如知识技能展示类的专业知识比赛,体育竞技类的球类竞赛,休闲娱乐类的舞蹈竞赛,评比类的进步之星以及主题教育类的企业家进校园、优秀毕业生返校汇报等。上述活动的组织既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科学价值理念、优秀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及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二)加强制度建设,培养良好习惯
首先,班主任要认真研读中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义务教育,所以,普遍缺乏一定的规范能力和纪律意识,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组织学生集体学习《中职学生管理手册》等校级制度文件,以规范学生的言行;
其次,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上的参与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召开班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通过意见整合来确定对全班学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班级管理制度,并通过进一步明确奖惩制度,对班级课堂纪律进行细化,强化学生的制度意识。另一方面,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实施“一日班长”轮流工作制,为班级内每一位学生提供一次担任班长的机会,让“班长”依据班级管理工作制度来约束自身的行为、管理班级学生的学习行为等。
比如机械制造相关专业对数据和操作的精准度具有极高的要求,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当中,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们思考提高数据、操作精准度的方法和考量依据,并以此作为班级奖惩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这样一来,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管理者思维。
结束语
总之,中职教育关乎学生的未来规划和人格养成,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持续性、综合性,需要中职班主任从物质环境的营造、精神氛围的搭建以及班级管理制度的完善维度进行尝试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赵莹.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及班级文化建设途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06):138-140.
[2]于红芳,赵新伟."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南北桥,2022,(07):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