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 者:徐慧熙
(泾县城关第五小学,安徽 宣城 242599)
大
中
小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主三科之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借助课本中优秀榜样人物为例培养学生的品德操守。借助榜样人物所做的鲜活实例教育孩子,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树立学习标杆,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下围绕德育教育工作展开具体探究。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可借助诸多途径实现,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通过课本中诸多具有优秀品德的榜样人物事例开展品德教育。除此以外,教师还可在日常教学中借助分析当下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具体主题,展开其相关道德品质的培养,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高质量地学习课本内容,同时可以不断优化自身品德。若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形成优良品德,那么在未来发展中便能够构建更坚固的道德框架,形成贴近社会主流的良好三观。
一、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现状
(一)缺乏基本的德育教育渗透意识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学校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具体的培养理念,这种缺失德育渗透意识的问题将体现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时可能过于重视传授语文知识进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渗透及德育教育,进而便会导致小学语文课堂突出优势难以展现。不仅如此,在语文考试中,出卷人将重心主要放在基础知识的考察上,由于我国应试教育主要以试卷考核的方式衡量学生学习水平,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过于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进而使得整体教育环境较为单一乏味。而在以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生自然无法通过语文学科提升文化的审美鉴赏能力及思想境界,德育教育渗透工作便变得难上加难。而品德修养未能得到切实提升也将阻碍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
(二)教育资源匮乏,师资队伍不够强大
由于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薄弱,教师队伍的德育意识还不够强,再加上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文化课的知识都难以掌握,在这样的条件下,部分教育工作者甚至会觉得德育教育浪费课堂时间和学生们的学习精力。针对这一现状,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我们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由重成绩到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转变。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更是义不容辞。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优化举措
(一)在学术交流与探讨中交换德育教育理念
首先,在面对小学语文执教老师固执化的教学观念问题时,可借助如下途径:小学院校领导人可为校内语文教师组织交流探讨会,使教师有机会在交流探讨中分析具体的德育教育方法,从而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巧妙渗透良好思想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在此过程中,唯有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认同德育教育的积极意义,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除此以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有良好自省能力,而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调整不佳的教育方式,校领导人可组织语文支教老师外出学习,不断学习与汲取其他院校语文教师的优异教学经验,从而内化在自身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二)教师可借助外部资源优化德育教学方式
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可借助互联网资源来丰富德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握德育教育实质,更好地为学生组织德育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确保德育教育与语文理论之间有较高的融合度,如此才能在保证传授语文理论知识的同时,宣传积极向上的品德教育。总的来说,在综合多种途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高质量渗透优化孩子们的发展基础。
(三)以教材为基础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思想
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应极力规避灌输式的理论授课形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疲惫心理,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为此教师就可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教材环节设置的基本方案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而辅助其教学内容,并且更好地调动学生感官上的认知,丰富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层面的了解,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建立起生动的形象,激发起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情感,进而在文章体系当中进行分析,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语文园地二中涉及了部分著名外国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人物鲁滨逊、汤姆索亚、尼尔斯,教师可围绕文章的叙事结构,以感知、把握名著人物身上蕴藏的崇高精神为核心,通过讲评名著中较为夸张的语言,或是蕴藏深刻含义的词语,进而从多个角度与学生一同了解名著中的人物性格、思想。进而保证学生切实地融入于文章人物中去,感受文段中人物身上的优良品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充分融入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这一阶段的需求,巩固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思想上面的建设。不仅如此,还要求语文教师能够配合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的课堂进行充分的结合,进而丰富课堂内容并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魏秀立.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1).
[2]王德娟.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
[3]杨胜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