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作 者:姜长睿 (南京市海英小学,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体育新课程教学强调“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用“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生活,赋予体育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体育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活化;尝试
一、生活现象的拓展
学生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远比课堂和书本教材列举的社会现象生动得多、复杂得多。我们教师应从教材以外去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开放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既要明确教材中的知识要素,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体育与学生生活情景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体育问题变为活生生的体育现实,使抽象的动作知识变得具体有趣,从而拓展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内容的亲切感。
体育教学“划龙舟”,将体育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体育的真谛。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各地都有划龙舟的习俗,纪念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教学中利用小海绵垫,人手一块,排列四路纵队,两脚左右分开坐在垫上,像条长龙,由最后一位同学将小海绵垫举起从头上方向前传递到最前方,最前方的同学接到垫立即放置地上并坐在上面,队伍依此前进一块垫坐下,后方同学将轮空的垫依法进行,直到最后一块经过终点线为胜队。
分析:教学结合生活常识,从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去接触活动,教学更得心应手,手脚并用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体现。
在新课“滚翻”中,一改传统的教学只让个别体育骨干摆放器材,教师课前隐蔽器材,动员全班学生寻找,并利用所找到的器材进行练习,“亲子游戏”进课堂,各小组按指定图形、数字、字母等进行排列比赛,一种战胜自我的表现欲望,裁判式的教学在我们的尝试中产生。师生关系融洽,生活的主角在课堂中的得到充分体现,生活的创意推动着我们的教学。
分析:生活的磨练在体育课堂体现,透过生活看到体育教学的未来,生活的体验露出新芽,培育竞争性的新一代。
二、生活经验的渗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要设计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学习任务,使他们带着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这里的真实情境指教学环境应尽量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并且有与实际情境相近的复杂度,从而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情境,保证他们能够获得与真实生活相类似的经历。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融入教学经验,让体育教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感知的生活实例作导向,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同时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体育的世界。
“纸飞机”在投掷教学方面可谓一项较好的辅助练习,在新的教学中,创设情景,将学校场地设成军事基地,新的方法进行新的练习,学生的跑、跳、投以及过障碍等练习在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越过高山(穿过篮球架)——飞过海平面(在架空层直线跑)——穿过小树林(8字绕石柱)——返回机场(站立于篮球场)”,创设情景,学生在跑的同时发挥着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体育课不再是单纯的慢跑;投射纸飞机并用立定跳远的方法量出距离,越远越好,学生跳、投的能力得到加强;风云变幻,如何克服困难,从穿过障碍物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
分析:体力与脑力结合是前人古训,生活的意境创设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师生的活动不再单一,而是凝聚智慧共创活动天地。
“跳橡皮筋”是一项小学生喜欢的活动项目,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练习,将其引入体育课堂,从“型、色、变”等方面让学生“再创”新知,学习于课堂、娱乐于课余。如:有个二年级的学生除了老师教授的方法外,想出了用橡皮筋当作跳绳用,当时我试了试,轻巧不容易勾住脚。又如当作鱼网、当作手套绳、当作班车等等来自学生的想象创作。他们使用不同器材让动作方法得到再现令人为之感触至深!
分析:生活开启着学生想象的世界,想象是一种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学生在练习的同时融入生活经验,发掘更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所得,不亦乐乎!
三、生活经历的感悟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我们默默无闻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忙碌着,为着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正常成长不断地探索着感悟着美好的生活经历。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有心人,精心创造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就应把生活与体育串联起来,即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使“生活”与“感悟”建立联系,发掘更新的教学媒介。
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玩具多,平常都玩不过来,更不用说从生活中寻找发现新意的游戏,游戏是生活之感性和理性的高度统一;在游戏中,学生过去的经验得以再现,当前的现实得以表征,未来的可能得以萌芽和预期。回忆小时候常在地砖格上扔小石子跳来跳去,挺好玩的!教师以此萌发了“跳房子”教学,以新意图、新教法,以一张报纸为载体,凑成图案跳起来,蹦跳的欢快无可比拟,从生活中给课堂带来新的生机。
分析:生活给予教师新思维的教学启迪,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变化,学生从简易练习中跳跃能力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