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实践经验

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实践经验

作 者:王一莹 (北京市昌平区机关幼儿园,北京 102200)

 摘   要:阅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将幼儿阅读置于重要的位置,才能使幼儿高效的阅读,才能用阅读的方式增强幼儿的知识。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尤为的重要,因为这是幼儿初次的接触阅读,也是对幼儿阅读的启蒙,可以说,启蒙的好,对于幼儿的终生都是有益的。在学前教育中,每一个人都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但可以赢在起跑线,所以,这个阶段对于幼儿很重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阅读能力;阅读兴趣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在阅读方面的基础为零,这就需要幼师花费大的力气,去引导幼儿阅读,让幼儿从阅读中认知一些事物,丰富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在阅读教学中,幼师所采用的工具很重要,一个良好的工具书,可以胜过幼师无数的言语,幼师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快速的将幼儿带入到阅读的门径中,使幼儿少走弯路。在学前教育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幼儿利用好故事、图画等等一系列的事物,以促进幼儿对于读物的阅读。同时,幼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有兴趣的阅读,才能使幼儿读的进去,才能使幼儿对阅读的内容产生深入的思考。
一、利用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按故事阅读
在绘本的阅读教学中,幼师可以运用一些故事,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都是喜欢故事的,用一个故事,就可以使幼儿喜欢上阅读。家长或者幼师都经常给幼儿讲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有的也出现在了绘本上。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先听故事,然后按照已经了解的故事情节来学习绘本内容,这样可以使幼儿有次序的学习,可以便于接受文字性的故事。
例如,狼来了这个故事是幼儿都听说过的,家长和幼师都会经常讲给幼儿来听,这样的故事也会出现的绘本上。不过,出现在绘本上的故事,就不再是语言了,而是一些汉字。幼儿直接的读故事,可能会有不认识的字,可能没有兴趣阅读。但是,幼儿已经听过这个故事后,就不会有没有兴趣的问题了,因为所有的幼儿都会这个故事感兴趣,这就成为幼儿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在阅读故事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对于幼儿的阅读影响也是较小的,因为幼儿已经知道故事的梗概,即使是猜也能猜到一些。
(二)按图画阅读
在运用绘本对幼儿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图画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幼师充分且有效的运用图画,才能使幼儿充分的理解绘本的含义。图画这种方式,也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的。很多的幼儿可能并不喜欢去读文字,因为,毕竟他们认识的汉字有限,但是,图画他们是愿意看的,因为看图画,并不需要理解文字,图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可以指引幼儿去理解文字的含义。
例如,在一篇绘本故事里,一个小女孩非常的任性,不听家长的话,在夏天里非要穿上毛衣,在没有下雨的天气,却要穿上自己喜欢的雨鞋。这样的故事,如果通过文字来表达的话,那么幼儿可能无法看懂,但是,通过图画的方式,就可以使幼儿轻松的理解。在配图上,画上烈日炎炎下穿着毛衣的女孩,在运动场上穿着雨鞋踢球的样子,这样的画面,就可以使幼儿看到一个任性女孩的形象。这样的穿着,只能是自找苦吃,但是,在强烈的欲望心理驱使下,短时间的是兴奋的,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很不舒服。
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有趣的阅读情景
关于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而当前的幼儿,对于阅读可以说十分的缺乏兴趣,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有幼儿没有接触阅读的原因,有不认识汉字的原因,也有将阅读当做学习,而不愿意学习的原因。在阅读教学中,幼师一定为幼儿创设有趣的阅读情景,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将枯燥的阅读内容转化成具有趣味性的阅读内容,就可以使幼儿融入到阅读的环境中,可以使幼儿发现阅读的乐趣,这样也才能提高幼儿的阅读效率。在创设阅读情景的过程中,幼师可以借用一些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阅读效率。
例如,幼师可以让幼儿阅读童话故事《丑小鸭》,这个故事的内容对于幼儿而言比较的长,幼师可以采用说给幼儿的形式,让幼儿进行阅读。关于丑小鸭,在互联网上有相关的视频,幼师可以下载以来,在课堂上对幼儿播放,让幼儿通过视频的方式,看到一只丑小鸭变成一个白天鹅的过程,就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阅读情景,就可以使幼儿在自己的大脑中,对于丑小鸭的形象,已经它的形象的变化有一个画面。而且,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能够很好的吸引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启发幼儿的阅读思考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师开展对幼儿的阅读教学,也是在培养幼儿的阅读思考能力,使幼儿能够从阅读中学会一些道理。启发幼儿,就需要找到良好的阅读素材,素材是很重要,良好的素材,能够使幼儿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故事产生新的认知。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会接触到一些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往往带有很强的哲理,幼儿并不一定都能掌握,但是在幼师的引导下,能够理解一部分,对幼儿而言就是好事。在阅读教学中,幼师应该给幼儿讲故事,因为幼儿识字有限。
例如,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很经典,幼师可以让幼儿阅读,并启发幼儿对这个故事产生思考。虽然幼儿的年龄还很小,但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了,植物是不能通过人为的方式使它长高的。就像家里种的花草一样,要让它自己生长,不是想让它开花就会开花的。这个故事幼儿听后,都会感到可笑,但是让幼儿阅读寓言故事,不是让幼儿感觉寓言中人物的可笑就没有别的事了。应该引导幼儿思考,从这样寓言故事中,体会了什么道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避免出现农夫揠苗助长的事情。幼师给出了幼儿思考的方面,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独立的思考一些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过程。
总而言之,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其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幼儿认识我们的日常生活,从阅读中找到我们生活的影子,并以阅读中人物和事件作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和引以为戒的例子,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韦玉.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000(002):256.